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真抓实干 奋勇争先 推动一产接二连三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和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访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

眼下正值粤北油茶采摘期,和平县林寨镇石江村油茶基地里,成片的油茶树枝头硕果累累,村民穿梭在绿树丛中忙着采摘,粒粒饱满的油茶果映着村民的笑脸,让人感到格外幸福。目前,和平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超30万亩,其中新种油茶面积8万余亩,油茶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油茶种植经营主体1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427家。去年全县油茶产值达7.76亿元。

“小特产”已成“大产业”。这是和平县加快建设“六个万亩”(即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万亩优质稻种植区、万亩百香果种植基地、万亩油茶种植基地、万亩茶叶种植基地、万亩黄豆种植基地)农业种植基地的生动缩影。11月18日,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平县围绕市委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工作重点,大力推进“三个六”(加快建设“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聚力打造“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六大服务业”)产业建设,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邓卓文表示,和平县将自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工作重点和市委赋予和平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又稳又好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城园互动”的使命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扎实推进“产业兴县”行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和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和平县城美丽风貌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鸿辉 摄

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蓝天为幕,大地作席,几张板凳,围坐一圈,党课开讲……日前,东水镇增坑畲族村昔日东江纵队活动据点“光远第”老屋前,村党员就“光远第”的改造修缮展开讨论。近一个月来,该村多次组织党员,以会议室、红色遗迹、茶园、田间地头为“课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结合本村产业发展,以笃行实干的劲头推动增坑村发展,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邓卓文说,全县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通过多载体、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方式,引导和推动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把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逐项转化为和平的具体举措,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和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和平县已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县委宣讲团,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深入基层进行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

“六个万亩”做强生态农业品牌

与石江村油茶基地一样,地处大坝镇水背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也是一派喜人景象,大片大片绿意映入眼帘,待采摘的百香果犹如小灯笼缀满藤蔓,惹人爱怜。近年来,作为承载和平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和平片区)建设扎实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应大幅提升。

引领推动,重在专业化。邓卓文说,和平县抢抓灯塔盆地农高区开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猕猴桃、腐竹、丝苗米、油茶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统筹中央和省级涉农资金,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引进现有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关联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和平特色优势生态农业品牌。同时因地制宜建设猕猴桃、百香果、优质稻、茶叶、油茶、黄豆等“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效益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形成以六大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为支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努力将和平县打造成为“双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5.5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24.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2.1万亩、百香果种植面积3.3万亩、油茶种植面积30余万亩、黄豆种植面积1.16万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和平是广东省商品粮基地县、全省商品粮大县,是粤北生态区优质水稻主要产区。邓卓文说,和平县高度重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土地流转、代耕等方式“唤醒”土地,扎紧“粮袋子”,让粮田“务正业”,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牢牢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和平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为契机,推进农田整治提升行动,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加大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激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复耕地、撂荒地、新增耕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积极建设扩大丝苗米种植基地面积,打造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和平新样板,筑牢“粤北粮仓”根基。

“六个十亿级”奏响工业“最强音”

粤深钢二期征地拆迁加快推进,聪明人集团、黎水食品、明泉健康科技等食品饮料企业持续壮大,省级腐竹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于本月底投产,和平药业整体搬迁即将完成……初冬的和平,掀起了阵阵发展热潮。地处和平贝墩镇的广东润泽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是一派热气腾腾,工人们正在用筷子挑出豆浆表皮晾在竹竿上,每晾一格就是一块腐竹。

和平县坚持工业立县,推动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发展水平持续攀升。邓卓文说,和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力争今年推动钢铁、腐竹、食品饮料、新材料、生物制药、可穿戴饰品等六大产业总产值达60亿元以上,全力为市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作出和平贡献。和平县大力推动产业园区扩园,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有序推动大坝产业集聚区、长丰环保、瑞祥科技和鑫盛科技等项目建设,科学规范金龙矿业等矿产企业开采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有效提高新材料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好电镀车间的独特作用,全力打造全链条钟表制造业,“可穿戴饰品产业园”加快谋划建设。

“六大服务业”促进“产城人”融合

工业强、农业稳、商业活,是彰显经济活力的显著标志。邓卓文说,和平县通过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仓储物流业、农机服务业、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六大服务业”,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让和平这座古老的县城充满活力。

和平县提出,将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用好阳明文化和温泉资源,推动荣佳国韵温泉度假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擦亮“阳明古郡”“温泉之都”文旅名片,谋划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将和平打造成为“双区”绿色康养重要目的地;着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推动骨干商圈及商业街改造升级,印象新天地商贸综合体预计年后建成运营;着力发展仓储物流业,用好赣深高铁、京九铁路、粤赣高速等交通优势,加快推进广东供销天业(和平)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打造粤赣现代物流重要集散地;着力发展农机服务业,依托农机学校,建立健全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机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和平特色的农机服务业;着力发展电子商务,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带动,积极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配送、直营直销、直播带货等经营方式,推动工业产品、农特产品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依托5G智慧园区建设,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高效融合。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鸿辉






上一篇:推动河源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
下一篇:勇担职责使命 加快创新驱动 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智 ——访市科技局局长韦锐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