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红白喜事立规矩 移风易俗树新风 源城区源南镇墩头村以规立德,促进乡风文明村民和谐

“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不断深化婚丧陋习改革,成立了墩头村红白理事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墩头村婚事简办制度》《墩头村丧事简办制度》等,积极倡导婚事新办简办,将婚丧喜庆事宜纳入到村规民约中。”源城区源南镇墩头村副书记、红白理事会成员何世杰说,这不仅有效约束了村民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陋习,还解决了村民“人情消费”负担过重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墩头村“两委”干部积极动员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破除婚丧嫁娶中的不良风气,形成了“婚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尚,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了村民和谐。


墩头村组织村民学习村规民约。

积极倡导婚事简办

何世杰介绍,理事会成员由村民推选德高望重、甘于奉献、公平公正、崇尚节俭、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党员担任,倡导理事会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自觉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表率。理事会成立以后,他们积极倡导婚事简办,礼金控制在300元以内,参加人数控制在400人以内,烟酒除外,每桌餐费不得超过500元,迎亲车队不超过6辆。操办丧事一般不超过3天,规模不超过300人,花圈控制在10个以内,不在沿线公路和城区道路燃放烟花爆竹。倡议其他喜庆事宜少办或不办,自觉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

“今年村里一何姓村民老父亲去世,按照村里以前的习俗,最少也要摆个几十桌,还要请大厨做饭、准备桌椅等,这不仅耽误务工的时间,还要花不少钱。但有了红白喜事制度后,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丧事操办1天就完成了,就家中的亲朋好友,大概5桌人参加。”何世杰说。

潜移默化移风易俗

观念不是一下子能转变的。近几年,村委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以规立德,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挨家挨户发放村规民约、组织讲座、LED宣传横幅、微信群、文化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移风易俗工作,使广大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引导村民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为开展移风易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墩头村还陆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让“好家风好家训”等文明活动渗入村民生活,实现了文明创建日常化、具体化、常态化。如今,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刹住了“大操大办”的歪风,兴起了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本报记者 梁小鸿






上一篇:源城区源南镇白田村用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行为 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下一篇: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规范完善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乡风新颜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