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财经 > 阅读新闻

三举措引领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全力助推我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吴嘉业 邱嵩 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了解到,截至2022年末,我市涉农贷款余额达662.37亿元,比年初增加36.5亿元,同比增长5.61%。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三举措引领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有力支持河源农业农村现代化。

探寻“政策支持”新路径 打造乡村振兴“加速器”

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与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关于做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和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支持贷款有效衔接的通知》,支持以县(区)为单位,从帮扶资金中统筹设立乡村振兴风险补偿资金。探索央行政策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双支持”融资新路径,采取“先贷后借”模式,先由法人金融机构通过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贷款,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再按1∶1的比例,提供利率不高于2%的再贷款资金支持。

据了解,在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推动下,紫金农商行运用该模式向紫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3笔获得央行政策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双支持”的贷款300万元。积极支持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为增信基础,鼓励银行机构按风险补偿金额放大贷款规模倍数至10倍,人民银行辅以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有效搭建起撬动信贷规模的新机制。

推出“整村授信”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助推器”

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与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工作局、河源银保监分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河源市信用村“整村授信”专项行动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方案》,与市农业农村局、河源银保监分局联合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建立地方政府引导、金融部门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动模式,从工作机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评价应用等引导银行机构以信用村为单位开展整村批量授信,实现农村信息、信用、信贷联动,激活乡村信用效能。截至2022年末,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对我市805个信用村实施“整村授信”,授信金额83.35亿元,实际用信11601笔,用信金额24.15亿元,惠及涉农主体7794个。充分发挥“农融通”平台支撑作用,扎实推进涉农信息主体的信息采集更新,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名单逐步整合共享至“农融通”平台,形成与金融机构共享的“目标清单”,促进银农、银企高效对接,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构建“金融助理”新机制 打造乡镇振兴“服务器”

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与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工作局、河源银保监分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河源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通知》,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建立金融支持驻镇帮镇扶村同盟,在制度上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保驾护航。积极协助推动开展202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融资对接活动,组织推动“金融助理”走访规模养殖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白名单”共2501户,累计发放贷款26.15亿元。驻村“金融助理”组建“红马甲”党员先锋队、金融志愿者服务队,扎实宣传到户、落实走访到户,把信用村“整村授信”政策和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到农村千家万户。截至2022年末,河源市辖内有15家银行机构已建立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9家银行机构共派出“金融助理”“金融特派员”446位。

 






上一篇:推动经营转型向纵深发展 工行河源分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下一篇:桃花争明艳 巾帼凝暗香 邮储银行河源市分行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