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财经 > 阅读新闻

河源落地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 让林子里的“活树”变“活钱”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赖永亮 邱嵩 近日,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市林业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林”字做活“绿文章”,对我市公益林补偿及融资需求进行调查摸底,铺路搭桥,推动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形成“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生态变效益的“多赢”局面,以盘活“沉睡”的林业资源,破解林农融资瓶颈。

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这段时间我想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但资金筹措问题让人犯愁。”农户诸先生在东源县康禾镇田心村经营一个种养场,场内种有阔叶林、桔树等经济作物,拥有22.5亩公益林补偿收益权。在得知诸先生的情况后,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第一时间指导东源农商行主动上门对接,综合评估诸先生公益林补偿收益、信用状况、生产经营等方面情况后,为该农户推荐了“三农易信用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组合贷款模式,与其签订了贷款合同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合同,并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质押登记,于6月13日成功发放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5万元,执行低于同期同类贷款利率17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既破解了农户的融资难题,又为农户节约了融资成本。

据介绍,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成功落地,不仅在机制上破解了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融资在权属证明、质押登记、价值评估等方面遇到的难题,还能将未来预期补偿收入转化为现实收益,有效拓宽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融资渠道,更好地赋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

作为林业大市,河源森林资源丰富,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有林业用地1811.28万亩,森林面积1719.11万亩,森林蓄积量7160.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20%,全省排名第三;生态公益林面积1028.02万亩,全省排名第二。

 






上一篇:以学促做 学做结合 建设银行河源市分行举行党日活动
下一篇:深化精细化场景经营 广发随心卡瑞幸版上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