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市三个村落在列
本报讯 记者 高雅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将1336个村落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东省29个村落入围,其中,河源3个村落入围,分别是龙川县岩镇镇山池村、上坪镇青云村,连平县上坪镇石陂村。
龙川县岩镇镇山池村有客家古围屋、古炮台、古石灰窑遗址、滴水观音、侍郎古墓、宗祠、青龙湖以及龙川县最古老的桥——建于明末崇祯至清朝顺治年间的护龙桥。山池村还有大小围屋10多个,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规模最大的是崇兴围,始建于1790年前后。
龙川县上坪镇青云村始建于明朝,走进青云村的古建筑,处处可见斑驳而精美的绘画、雕刻作品。青云村有400年以上的古建筑万琛公祠,300年以上的元庆公祠等,200年以上的儒林第、世荣第等。其中,世荣第建于清代,三进四横一围龙,占地面积2204平方米。
连平县上坪镇石陂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石陂村最早的一座围龙屋为三重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镬耳山墙、斗门、砖砌的叠涩瓦顶挑檐、围墙抱坪、“文魁”木匾、檐梁的雕饰,无不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古村的美丽生态环境,不仅仅体现于保存完好的客家老围屋,更在于秀水环绕的古桥流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丘氏家训,群山峻岭融人文与自然于一身。
传统村落保护意义深远。近年来,河源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把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大量的传统村落,激活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生命力。据了解,一旦列入名录,传统村落必须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或方案,明确保护范围、重点和要求,提出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措施。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