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公布 紫金花朝戏成功入选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通讯员 赖胜锋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全国共146个案例,紫金花朝戏成功入选。

“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征集发布,旨在通过征集梳理各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资源,逐步建立健全国家乡村特色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通过“做示范、树标杆”的形式引导更多人加入乡村文化振兴的队伍,为推进文化振兴奠定坚实工作基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花朝戏是在“神朝”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说唱音乐发展起来的小戏种,形成于我市紫金县,流行于粤东客家地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花朝戏中道白、唱词是客家方言,台词多用客家地区流行的歇后语、双关语等幽默诙谐语句,曲调风格抒情流畅,旋律优美,在表演风格上载歌载舞。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近年来,花朝戏积极赋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红色旅游等,创作、排演了大型花朝戏《烈火丹心》《血田英魂》,小戏《赵四做主》《山海情》《县长下乡》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紫金县委、县政府把花朝戏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紫金县花朝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花朝戏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保护目标、规划和措施。紫金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印发了《紫金县花朝戏保护方案》《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普及花朝戏艺术的通知》《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五年计划(2019—2023年)》,对花朝戏的研究、传承普及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了加大花朝戏品牌的培育力度,紫金县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深入合作,2009年起在县城学校挂设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单位牌子,建立花朝戏兴趣班,开设花朝戏艺术课程。至目前,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单位已增至26个(其中市区2个,紫金24个),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常态化教学,平均每年培训中小学生近1000名。

紫金花朝戏通过以老带新、收徒传艺等方式培养新人,支持鼓励花朝戏有较大艺术成就,主演过花朝戏经典剧目、有较大影响力的花朝戏表演骨干,通过“一带一”“一带二”收徒方式,传授花朝戏表演艺术精粹。目前,国家级传承人钟石金,省级传承人黄丽华,市级传承人池永泉、杜丽英4位传承人平均每人每年新培养2至3名新徒弟。

 






上一篇:一季度河源海关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478份 助出口企业享惠约1500万
下一篇:致敬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我市两名讲解员在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佳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