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 军民携手齐共建 连平县奋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1994年以来,连平县已连续九届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目前,连平县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以创建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十连冠”及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为目标,形成了“军地互动、联建联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推动新时代老区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目前,连平县在册重点优抚对象1893人。4年来,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物价上涨补贴190多万元,帮扶困难退役军人331户,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760多万元,筹集413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家庭实施“一拖三”购买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为193名符合社会保险补缴条件的退役士兵补缴社会保险。
连平双拥氛围浓厚。
民众受教育面超99%
连平县地处粤北山区九连山腹地,是革命老区县、原中央苏区县。连平县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该县一直将双拥工作组织机构、政策落实、运行机制、经费保障“四到位”标准作为一项重要原则长期坚持。该县坚持“五个纳入”:双拥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总体规划、目标管理、政绩考核、国防教育,与领导干部考核、评先评优挂钩,有效推动了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连平县双拥工作组织机构体系不断完善。连平县军地之间建立和完善了军民联系制度,从制度规范层面为双拥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连平县还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双拥宣传,常态化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先进典型选树表彰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深入推进革命烈士纪念工作。结合国防教育月,每年定期举办国防教育宣传、征兵工作宣传等活动,全体民众受教育面超过99%。
军民共建点17个
连平县在每年重大节日都会开展慰问驻地部队活动。4年来,连平县共支出慰问金280多万元。连平县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双拥在基层”等活动,充分调动爱国拥军促进会和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广泛开展慰问困难退役军人、烈士遗属等重点优抚对象,2020年以来,全县共计送出慰问金、慰问品300多万元。
驻县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4年来,在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中共出动机械、车辆1000多台次,出动人员1800人次。4年来,在抗洪抢险任务中转移遇险群众8600多人,清理垃圾600余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此外,驻县部队大力支持驻地乡村振兴建设,先后投入约200万元作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驻地部队官兵先后与16个村、135户村民结成对子。
连平县有军民共建点17个,做到政治思想工作联做、社会公益事业联办、教育文化活动联搞、军地两用人才联育、社会文明新风共树。军地双方互学互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4年来,驻县各部队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开展各种形式国防教育活动798次,参加人数达1.5万人次,其中参加活动的学生7000余人次;全县接受军训的学生1万余人次,青少年军校受训学生3000余人次。接下来,连平县将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加大军地共建力度,不断开拓双拥工作新局面,谱写军民鱼水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咏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