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深爱暖河源 > 阅读新闻

“南连”情深聚大爱 倾力帮扶结硕果 深圳市驻连平县忠信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农民富裕富足

日前,为期3天的2023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闭幕。连平县忠信镇的花灯、花生、火蒜等农文旅产品盛装亮相本届博览会,大放异彩,吸引客家乡亲在展位前驻足观望,纷纷点赞,也成为大湾区观众的打卡拍照点。

说起这些,深圳市驻连平县忠信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队长慈向锋非常兴奋。他说,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工作队发挥深圳旅游优势资源,主动协助忠信镇相关部门认真谋划,精心安排,所以在最后的展示单元效果很好,提振了帮扶士气,提升了振兴信心。接下来,工作队还将继续按照“忠信所需、南山所能”的原则,加大农文旅效应引流力度,积极推动文旅产品上线销售,进一步激活忠信文旅消费市场活力,助力河源实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忠信花灯河源市级传承人赖秀山(左一)展示创作的卡通版花灯。

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工作队由深圳市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南山街道办事处、桃源街道办事处、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两年以来,工作队积极争取深圳市南山区各对口帮扶协作单位支持,安排帮扶统筹资金对重点困难人群落实公益性岗位,自筹资金物资、发动社会资源投入到巩固振兴相关事项中。桃源街道办事处还自筹资金367万元支持忠信镇东升村改建乡村振兴产业车间,于2021年12月建成交付,目前运营正常,不仅每年能为村里带来9万多元的租金收入,带动3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吸引更多外出人员回家就业创业,成为附近名副其实的就业创业示范点。

8月15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指挥长、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杨雷一行来到忠信镇调研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走访了忠信镇生态农业产业园、灯舞连平碧道(柘陂段)、忠信商贸特产街等地,对忠信对口帮扶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据了解,忠信镇生态农业产业园占地2600亩,集高科技种植、科研育苗、科普观光、农产品采摘、产业研学于一体。目前,忠信镇生态农业产业园10座现代化农业大棚和一个标准化冷库正有序进行开拓,进展良好。灯舞连平碧道位于连平南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是2022年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连平地区的核心位置,也是广东省打造乡村振兴万里碧道的必要环节。

为拓宽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和扩大文旅影响,工作队多次邀请深圳消费平台和农文旅企业深入当地调研,发挥企业资源推动当地发展,通过“品质+品牌”的方法帮助忠信全面进入大湾区一线消费市场。接下来,工作队将继续协助忠信镇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动黑蒜、花生、油菜、水稻、芭蕉芋等富民兴村产业提档升级。

非遗活化“走出新路”

忠信镇上壆村素有制作忠信花灯的习俗。记者在忠信镇上壆村看到,村里上寮屋花灯制作基地正在紧张修缮之中。上寮屋占地3000平方米,建成于1949年。为修缮这座老屋,当地村民已自发筹资了30多万元,包括外嫁女在内的村民超过100户500多人参与捐资。当地花灯协会理事赖宪科表示,这座老屋与新中国同龄,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与上寮屋修缮的红红火火同频,忠信花灯河源市级传承人赖秀山也“钻”在家中埋头苦干,创新制作花灯卡通版,计划把花灯文创作为一种研学产品走向市场,实现量产推动文旅经济。“这个思路是在慈向锋队长多次建议下进行的,目前已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配合下实现了忠信花灯卡通1.0版,首批产品已经亮相,后续正努力优化提升,向更高品级迈进。”赖秀山说,1.0版花灯宽17厘米,高31厘米,仅相当于正常花灯的四分之一,优化成6个组合体,经过组架装灯、寓意绘画、上架裱糊、书写灯联等4个步骤方便完成,可让更多人进行体验式操作。今年以来,不少学生游客来到上壆村上寮屋花灯制作基地,开展体验非遗花灯文旅研学活动,在描画、组合等操作过程中体味先人延绵子孙、天下太平的人文意境。

文旅融合“新兴业态”

作为全市家训文化传扬示范基地,司前古寨的宗祠墙壁石碑上镌刻的吴氏家训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三“暖灯节”成为连平名片,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赏灯。当日仅摆围席超过100桌,人数超过1500人,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工作队积极协助镇政府深入挖掘“花灯文化”“家训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品牌,大力开展农文旅活动,积极向深圳推介忠信文旅资源,目前取得一定成效。地处忠信镇一水库边的桃花岛山庄已尝到甜头,依托100亩桃园及周边生态资源,吸引了深圳社会资金1000万元的建设投入,已建成民宿和房车露营项目,正在冲刺建设500米的忠信农耕文化长廊。

根据忠信镇乡村振兴规划内容,当地以南部片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带项目建设为带动,积极探索实践“碧道+”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串珠成链打造成一条集乡村体验、研学旅游、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忠信圩镇形象的同时与忠信商贸特色镇建设相互融合,形成集约效应,激活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忠信经济高质量发展。镇相关领导表示,此次参展旅博会给了忠信很大的启示,接下来将加大力度持续推介忠信文旅资源,让更多大湾区市民知悉忠信、向往忠信、亲临忠信。

新模式“兑出新貌”

忠信镇新下村以“积分制”为基础,制定了村级乡村振兴“专项月”行动计划。自“积分制”+“专项月”行动实施以来,大大提高了新下村村民对乡村振兴各项核心工作的参与度,推动破旧泥砖房的拆除及“三清三拆”任务的完成,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一直以来,工作队积极推动完善建立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开展“积分制”+“专项月”行动,让“小积分”激发新下村乡村治理新活力。如今,在工作队的协助下,忠信镇积极依托乡村治理“积分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行动,促进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实现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让这一“新模式”“兑”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风貌。工作队还争取桃源街道办事处的资金支持,为镇添置了一台垃圾清运压缩车,大大提升了镇垃圾场清理转运能力,镇域卫生环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作队表示,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将以深圳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践行“帮扶不图名、实干见真情”的帮扶精神,发挥组团帮扶作用,激活忠信镇内生潜力,推动忠信镇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深圳精品展销中心(河源)试运营 深圳精品“搬”进河源最潮商圈
下一篇: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加大教育帮扶力度 “造血蓄能”谱真情 聚力共绘新画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