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 办大事 紫金县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运营受上级部门肯定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紫金县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运营的做法和成效受到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关注和肯定。日前,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简报发文推鉴这一做法。
记者了解到,2月27日至3月3日,中国科协科普部调研组一行5人在广东省科协陪同下到河源、东莞、深圳开展基层科普工作调研。调研组对我省科普创新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市紫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科普工作,在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做法和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紫金县科技馆体系的建设和运营模式非常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通过创新思路、整合资源,“花小钱,办大事”的改建、共建、共营模式值得推广。
据介绍,紫金县通过转变思路,以“新建”变“改建”,不追求“高大上”,解决县级科技馆先有后发展的问题,还寻求相关科技公司支持,采用先用后付的方式提供有关展品,前后共花费113万元让山区县新增一个集声、光、力、热、电磁、数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主题的县级科技馆。2021年9月县科技馆改建落成实现顺利开馆,成为广东省第十个展厅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县级科技馆。紫金县充分发挥学校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科普需求大等优势,与学校结对共建,高效利用学校场地和教师资源,优先考虑在乡镇中小学内部选址,建成面向青少年学生同时服务公众的乡镇科技馆。同时多方筹资,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各级补助资金支持。2022年,紫金县从县级财政和上级共争取127万元建成了第一批5个乡镇科技馆,并在2023年2月正式挂牌运营。
紫金还提升科普效能,探索了一条乡镇科技馆运营的新模式,有效避免了科技馆建而不用,或因展品固定单一失去对受众的吸引力,导致资源浪费、科普效果差的现象。乡镇科技馆展品由紫金县科技馆统筹,以5个镇为一套(100件中型+25箱),每个学期轮换布展,保障展品新鲜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