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十大激励干部群众投身“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发布 连平县1案例榜上有名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曾苏琪 日前,由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陆续发布,第四批发布激励干部群众投身“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10个,我市连平县探索“1+N+X”综合帮扶机制榜上有名。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各地深入推进集成式改革,还从干部考核评价、帮扶机制、引导人才下乡、编制管理等各方面入手,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蓬勃力量。由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逐批公开发布。典型案例共40个,分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综合改革、激励干部群众投身“百千万工程”等4个专题。目前发布的第四批是“激励干部群众投身‘百千万工程’”主题的10个典型案例,连平县探索“1+N+X”综合帮扶机制上榜。
连平县探索“1+N+X”综合帮扶机制,即构建1个组织体系,整合纵向帮扶、横向帮扶、“双百行动”结对帮扶等多方力量,调动帮扶单位、社会组织、基层群众N类参与主体,实施精准帮扶、传导带动等X项改革举措,促进群策群力,从而建立了“合作共建、能需共商、协作共赢”工作机制,发挥各种帮扶力量的政策资源、产业资源优势,推动帮扶团队资源、资金、服务、项目下沉,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帮扶效益最大化。连平县调动村民理事会、同龄会等自治组织,充分运用“榕树下协商”等基层议事协商创新做法,打造“干群共议”平台,更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完善“乡贤十”模式,通过组织乡贤恳谈会、乡村建设座谈会以及“邻里夜访”“田间小谈”等活动,拓宽乡贤共谋乡村建设渠道,引导乡贤投身参与“百千万工程”反哺家乡,累计发动乡贤认捐绿化资金1200万元,动员协调村民腾挪出让闲置土地90.5亩,成功打造了9.7公里的特色“榕树长廊”。
连平县还通过创新机制、畅通渠道、传导带动等举措,促进帮扶单位、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等各类主体集思广益、同向发力,形成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创新精准帮扶机制,推动帮扶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截至目前,全县共引进产业帮扶项目8个、总投资额19亿元,累计推动解决240个发展难题。还积极畅通协同联动渠道,引导推动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培育转型、园区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开发“鹰嘴蜜桃产业链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3.27亿元。建立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机制,将城乡风貌提升有关项目纳入央企助力清单,组建以中铁广投为主,本地民企、强村公司、农村工匠等力量协同参与的施工联盟,形成利益联结模式,发动12家本土建筑企业参与重点标段整治并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连平县还组建“专家智库”“高校智囊团”,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围绕鹰嘴蜜桃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开发“百果易”智能病虫害识别系统,创新“院地企”合作模式,打造万亩鹰嘴蜜桃产业高标准种植区,持续擦亮“中国鹰嘴蜜桃之乡”亮丽名片。同时,创新乡村积分评比激励机制,打造了“家园之星”“绿美超市”等126个,将积分奖励与“百千万工程”有机衔接,让广大群众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