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一赛”带“六赛” 赛事“流量”转为消费“能量” 河美联赛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项赛事,一场狂欢,引爆整座城。今年年初,“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以下简称“河美联赛”)在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拉开序幕,当天,客家非遗民俗巡演、美食、农特、文创展销等活动同步举行,上万游客天南海北赶来,瞬间点燃了乡村的激情与活力。

河美联赛以“助力百千万·奋力促振兴”为主题,通过“一赛”带动“六赛”,具体包括“赛百千万”“赛绿美”“赛文明”“赛特色”“赛队伍”“赛风貌”,并设立了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江东新区和河源国家高新区8个赛区。

赛事从2月持续到年底,超400支村级球队报名参赛,共进行900多场比赛,每个赛区均根据当地特色设置了独特的展览区,通过全面赛事带动全民经济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月20日,河美联赛开幕式暨上莞追龙民俗活动在东源县上莞镇举行。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李馨 摄

连平大区赛上的美食吸引群众。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李馨 摄

全民齐参与共赴一场盛会

一赛激起“千层浪”,河美联赛不仅是属于篮球爱好者的狂欢,更是属于广大群众的盛会。与以往的球赛不同,河美联赛的球员大都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业家、返乡大学生、教师等各个领域的人才,他们在一次次的训练、比赛中,从陌生走到熟悉,从个体凝聚成团队,从最初的生疏磨合到最终的默契配合,在赛场上赛出风采、赛出实力,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采。

赛场下,从各地赶来的观众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随着比赛的进行,观众们的情绪也随之高涨,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片热烈的海洋。赛场外,孩子们兴奋地模仿着球员的动作,年轻人热烈讨论着比赛的战术与策略,老人则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运动经历。河美篮球联赛在不同年龄层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带动起全民运动的热情,让更多群众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河美联赛不仅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更链接起了与乡亲的情感纽带。许多乡亲以篮球赛为契机,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如在东源大区赛仙塘乡村男子篮球赛中,该镇各村按实际提出“微心愿单”,积极动员乡亲出资,按各参赛队伍在全赛程中积累的总得分,以“一分一百元”的兑换方式赞助经费,兑现各村“微心愿单”,推动各村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助推“百千万工程”加码提速。

赛事“流量”化为消费“能量”

观球赛,看非遗,品美食,买特产,赏美景……在河美联赛现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游客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各县区、各镇村纷纷展成果、亮名片,拿出了自己的实力底牌,把农特产品、非遗文化、文创产品搬到了比赛现场,将体育竞赛打造成集观赏、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盛事。

东源县以“农”为基,在21个乡镇分赛区周边合理规划农特产品展示区,通过338场赛事带动县内霸王花米粉、板栗、仙湖茶、客家黄酒等“土特产”展销2.7万份;江东新区依托河美联赛平台,举办乐队巡演、后备厢摆摊、美食节等活动,将商业、文化等多元素融合一起,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发展,为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平县深挖当地资源特色,立足实际制定赛事活动主题,如以“走进翠山·畅享醉美竹海”为主题的上陵镇,以“探粤赣秘境·赴最美花田”为主题的浰源镇,全面展示了美丽圩镇风貌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河美联赛跳脱出比赛范畴,巧妙融合各地风土人情、农特产品,借助比赛让当地特色产品、发展成果出彩又出圈。

文化是河美联赛中重要的符号之一,纵观各大赛区现场,非遗文化、乡土文化贯穿全场。东源追龙、紫金花朝戏、龙川木偶戏、和平墩头蓝、连平忠信花灯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观看球赛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赛兴文,以文塑旅,以旅促农。河美联赛,始于春,至冬而实遂,硕果累累。我市依托河美联赛,促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游客体验更加深入多元,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乡村振兴的前景更加广阔光明。

本报记者 谢梦君

 






上一篇:“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全明星赛参赛球员名单出炉 8个大区选出24名球员参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