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人勤春早江东美 美美与共幸福长 江东新区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春日融融,东江林语自然教育基地又迎来了旅游旺季。3月17日,河源市赣南师范大学文化促进会“亲子游”团队走进地处江东新区的东江林语自然教育基地,感受江东春之美。除种植蓝莓树外,现场还开展射箭、“袋鼠跑”、扔飞盘、刨花等游戏,尤其是刨花,这一木工活计儿引起了大小朋友的极大兴趣,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基地负责人徐位忠说,基地地处东江林场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是省级、市级自然科普基地。经过三年打造,去年9月正式开园,目前已建设了二十四节气长廊、森林课堂、林语课堂、自然观察径、林语木工学堂、林语手工学堂等。这是江东新区齐手建设绿美江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江林语自然教育基地,小朋友们在玩“袋鼠跑”。

“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在河源生活了20年的彭孝忠是第二次到东江林语自然教育基地,这次他跟家人共同植下了一株蓝莓树。他说,江东山好水好生态好,林场也很美,这次植下了“美美的希望”,希望江东青山绿水更好看。如今,“美丽经济”在江东已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徐位忠说,自去年9月至今,目前基地接待人数已突破1万人次,除市区的游客外,还吸引了东莞、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游客。基地的宗旨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验到自然教育的研学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为了自然的学习,自然而然的学习。除继续完善“木”系列亲子学堂外,今年还将依托基地的4处瀑布开发“水”系列亲子学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东街道依托地处城郊的优势,紧扣河源八景之一“梧峰夕照”文旅主线,建设了梧桐山儿童公园、廉政文化公园及梧桐山工作整体升级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辖区文化旅游综合实力,带动全街道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不断增强农文旅核心竞争力。古竹镇则围绕“一镇一策”,重点打造“越王·文道”和“荔枝·红道”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串珠成链,以点带面”,带动全镇村容村貌大提升。

目前江东新区已初步形成了“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一天游路线,即上午参观中共东江特委机关办公旧址、中共东江特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陈家祠、雅色村,下午则游览越王山景区。以江东新区环越王山20公里徒步活动为例,2023年6月18日那天吸引了徒步爱好者、驴友共3000余人,总体带动酒店、民宿、餐饮、农产品等消费近26万元,农文旅产业已逐步成为富镇强村的“造血”新动能。

提升发展“含金量”

江东新区提出,今年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加快推进越王山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持续擦亮“六色”文旅品牌。江东新区坚持以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为重点,深入挖掘绿美江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同时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加快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生态新业态发展,建设越王山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康养产业,力争将越王山建设成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为此,古竹镇提出,紧扣特色镇发展定位,培优育强雅色葡萄、双坑土鸡、留洞岩茶等特色农业产业,串联红色革命遗址群、越王山风景区等特色文旅资源,深度开发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红色教育、森林养生等新业态,打造多条风景优美、功能齐全的农文旅精品体验路线。同时,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本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越王文化,以农促旅、以文兴旅,不断擦亮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招牌,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颜。

临江镇则提出,要挖掘辖区潜在旅游资源,一是以柏埔河碧道、景观长廊为纽带,上半镇以胜利村、年丰村为依托,下半镇以前进村、桂林村为载体,积极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体验中心。二是围绕“特色农业+秀美乡村+休闲观光”三结合的发展理念,在辖区上半镇打造特色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吸引游客观光消费。三是进一步挖掘辖区禾坑村东江纵队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

目前,临江镇正在规划东江东岸生态观光产业带以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并将加大文旅宣传力度,打响文旅名片。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廖志良 陈敏

 






上一篇:迎“篮”而上 火力全开 “华丰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紫金大区赛开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