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洁员、是文明“劝导员”、是“和事佬”…… 他们穿梭大街小巷为群众排忧解难
骑着装有急救箱、雨伞、垃圾袋、清洁抹布、导览图、宣传资料等各类服务工具的单车,穿梭在圩镇的大街小巷,上门入户了解民意,牵线搭桥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源城区埔前镇圩镇社区“单车服务队”为民服务的一道缩影。近日,记者从源城区埔前镇获悉,“单车服务队”如今已成为圩镇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群众喜爱。今年以来,“单车服务队”累计巡街63次,服务群众121人次。
“单车服务队”走街串巷为民服务。
走街串巷遇事就上,随时服务“不堵车”
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犹如城镇的“毛细血管”,充满百姓生活的烟火气,也主导着城镇的微循环。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埔前镇圩镇社区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干部、小组长、党员以及志愿者等组成的“单车服务队”,骑着插有服务队旗帜的单车,载着装有急救箱、雨伞、垃圾袋、清洁抹布、导览图、宣传资料等各类服务工具的“百宝箱”,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有需要的居民和游客第一时间提供急救、搬运、指引等帮助,全力以赴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单车服务队”累计巡街63次,服务群众121人次。
发现问题破解难题,高效服务“不卡带”
“单车服务队”充分发挥随行随停的便捷优势,在走街串巷的同时,主动发现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牛皮癣”、河道漂浮物等,及时用随行携带的工具进行清理。对发现乱堆乱摆的商户、乱停乱放的司机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的行人,主动上前进行劝导,通过发放随行的“门前三包”倡议书、《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册等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文明知识,呼吁广大居民群众齐心协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在上下学的高峰时间段,“单车服务队”的成员又化身成为文明交通“劝导员”,在学校路段疏导交通,规劝制止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车辆,引导教育接送孩子的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今年以来,“单车服务队”发现并清理卫生死角、“牛皮癣”、河道漂浮垃圾等66处,劝导不文明行为57宗。
群众点单服务队接单,精准服务“不打烊”
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单车服务队”经常性开展巡查走访,逐步实现“菜单式”服务全覆盖,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点单,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单车服务队”的上门服务。紧紧围绕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单车服务队”为不同群体精准提供不同的服务。在节假日,为孤寡老人理发、打扫卫生、帮做家务;在寒暑假、周末,带领留守儿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文化文艺公益课堂、红色教育活动等;针对居民邻里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时,及时充当“和事佬”,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调查、公心释法,不失时机地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妥善化解纠纷,以“单车服务队”的细“治”入微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今年以来,“单车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37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针头线脑”问题16个,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两起。
接下来,埔前镇圩镇社区将进一步探索“单车服务队”与基层治理互融互促的新路径,持续擦亮“单车社区”品牌,多元延伸为民服务触角,着力打通基层“根系末梢”,不断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取得新成效,努力打造最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幸福埔前样本”。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李春华 巫运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