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我市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动”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戴小茜 马晓桐 自今年6月开展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动”(食类特色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行动,旅游景点、高速路出口及服务区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行动,餐饮业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行动)以来,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以开展“明厨亮灶”建设为例,行动以来全市督促持证餐饮单位完善“明厨亮灶”建设85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2家、大型餐饮企业“互联网+明厨亮灶”11家。

我市加强风险排查,开展帮扶提升,加强摸底排查。截至7月中旬,我市完成了首轮即食类特色食品生产企业调查摸排,其中16家企业列为行动重点企业。加强风险防控,按照“一企一档”“一品一策”“一域一档”要求,对特色食品生产单位建立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监督检查,科学评定、动态调整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对高风险和问题线索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较高风险和中低风险企业按频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帮扶提升,联合省职业化专业检查专家对3家重点企业开展“诊脉”帮扶行动。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强化风险排查,增加重点区域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加强检查力度,督促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主体责任。强化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过期食品及无标签标识食品或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我市还加强智慧监管,保障餐饮安全。开展风险分级监管,建立餐饮单位风险分类分级清单,落实A、B、C、D档定级。按等级实施许可审批和监督检查,合理确定监督检查频次、内容、方式等。开展美食名街(区)创建,组织源城区、紫金县率先各培育1条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饮食文化氛围浓郁、食品安全有保障的美食名街(区)。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监督检查即食类特色食品生产企业41家次、小作坊132家次,旅游景点、高速公路出口及服务区等重点场所食品销售单位127家次、餐饮单位311家次,餐饮业重点区域餐饮单位263家次、食品摊贩40家次;抽检产品62批次,1批次不合格,已立案查处;责令整改23家次,立案19宗,取缔无证经营1家,有力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保证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篇:乐游河源 清凉一夏|“暑期档”火力全开 促消费乘“热”而上
下一篇:河职院学子情系乡村教育 助孩子领略普通话魅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