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田 趣悦沙圳 大湾区市民来连平县隆街镇沙圳村寻找“诗和远方”
沙圳美如画,新风沐农家。“我觉得对孩子特别好,因为他们能走出课堂回归自然,亲近泥土,特别是在农耕活动里面,让他们体验了‘粒粒皆辛苦’,能做到以脑润心,收获美好。”近日,从深圳专程赶到连平县隆街镇沙圳村的“共享农田”主黄女士说,能在沙圳村拥有“一方农田”很开心,既丰富孩子们对大自然及农耕文明的认识,又能体验劳动乐趣,增进亲子关系。这水好,水甜,尤其这里喝山泉水长大的红薯、玉米十分好吃。从去年3月18日签约加盟“共享农田”以来,她已带着家人9次到沙圳村享受山清水秀式的“慢生活”。
共享丰收的喜悦。(资料图)
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心”向青山绿水沙圳。周末到沙圳看看自家“田地”,已成为不少深圳“共享农田”主的一种习惯。沙圳地处九连山腹地,为何能受到数百公里外的大湾区市民的关注?这是因为深圳市驻隆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沙圳村民委员会推出“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融合‘共享农田+体验农耕+乡村旅游’”项目(以下简称“党建引领共享农田+”)的结果。
沙圳村地处九连山腹地,毗邻万绿湖,四面环山,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超过90%。一条沙圳溪纵贯村南北,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享受碧水蓝天,村村组组鸟语花香不绝。沙圳村至今保存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客家围龙屋,民风淳朴,客家风情浓郁。明清特色古建筑、特色客家民俗活动成为沙圳村开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
作为“共享农田”的总策划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驻连平隆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李广京紧紧抓住沙圳村“青山绿水”,让粤港澳大港区都市人在这里寻找“诗和远方”,为都市人群追求安全健康,享受绿色生态,感受田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方式。2023年3月,项目首轮认领“共享农田”达35份,经过3轮认领,目前“共享农田”认领数量增至150份,沙圳村还组织了9次集体活动,带动了超过千余人次入住沙圳村民宿。
这种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有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用李广京的话来说,“党建引领共享农田+”是一项产业帮扶项目,让“共享+”新概念在沙圳村扎根,项目创造性地用一小块“共享农田”,带动了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乡村的“大变化”。有数据显示,目前沙圳村已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民宿集群,单单房间数超过100间,正规划发展户外生态徒步路线、露营基地、越野车基地。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村集体收入从12万余元增长至24万余元。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