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我市36万务工人员返岗 “南粤春暖”气象新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我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如今想回河源工作,在公众号上看到河源国家高新区的企业有这么多优质岗位,就过来看看。”来自和平县的求职者黄先生说。有数据显示,自2月3日,2025年河源市“南粤春暖就业援助”系列招聘活动(河源国家高新区专场)在河源国家高新区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拉开帷幕,截至2月10日,共有6401人到现场求职招聘和了解就业信息,累计参加企业301家次。
就全市而言,截至2月11日,全市节前返乡员工中返岗率为92%,其中外省籍员工返岗率为89%。春节前后,我市以实践“南粤春暖”行动为抓手,通过大数据监测、跨部门联动、精准化服务打出“组合拳”,有序推进稳用工促就业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节后36万务工人员返岗,返岗率达92%,制造业企业正常复工,约3.2万个岗位点燃就业市场活力,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招聘会现场。
30场招聘会提供岗位约2.8万个
“我们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移动智能穿戴设备TWS耳机、平板电脑、手机设计、研发、制造、加工和销售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也是河源智能穿戴设备生产基地的龙头企业。”西勤电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在此次招聘会提供的岗位包含普工、工程师、技术员、保安等,月薪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
“南粤春暖”招聘活动将持续至27日,全力保障河源国家高新区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本地和外地务工人员稳岗就业和回流就业。招聘会期间,农夫山泉、卓翼科技等企业,提供工程师、技术员、普工等岗位超万个,主要面向各类求职人员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2月3日至27日在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服务市高新区企业的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将达301家次,提供岗位约7500个。
截至2月10日,全市累计举办30场招聘会(线上3场,线下27场),进场企业达1110家次,累计提供制造业、文娱商贸业、家政业等领域岗位约2.8万个,入场求职者约1.75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约4600人次(其中:市高新区产业园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301家次,提供岗位约7500个,入场求职者6401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49人次)。
多元化招聘稳定用工来源
接下来,我市将拓展劳务交流与合作,稳定用工来源。我市依托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统筹组织常规化、不间断、不停歇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引进有实力人力资源机构,建立覆盖市县镇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与其他地区的劳务对接,储备劳务派遣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稳定园区用工。我市还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挖技能人才“储水池”。扩大重点企业校企合作范围,拓展合作交流,加强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训,定期组织职业院校上门服务联系重点企业,点对点联系用工企业实行顶岗实习。此外,县区人社部门定期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结合本区域用工情况,针对性开展招聘活动,主动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加强协作,建立劳务输出基地。
另外,我市还强化用工服务保障,提高服务水平,开展企业服务专员服务。农历正月十五后,结合“千名就业服务专员助万家重点企业”“人社局长千企行”“保障企业用工345行动”等活动,陆续开展企业用工回访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引导企业设置岗位,创新招聘方式,推动企业在就业见习、招才引智、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见习机会。同时结合用工需求,组织企业参加校园招聘活动,如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及现场招聘会、指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等招聘活动。另外,我市还将巩固开拓省外劳务合作领域,充分发挥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阵地,计划3月底筹备开展省际招聘活动,通过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吸引更多外省劳动力来河源就业务工,丰富我市劳动力资源。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程子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