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红松茸撑起乡村“致富伞” 龙川县老隆镇板塘村红松茸抢“鲜”上市
本报讯 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刘睿 黄婷 近年来,红松茸作为一种珍稀且富含营养的食材,在龙川大地上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与产业化发展,成为“千年古邑”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当下,老隆镇板塘村的红松茸迎来了盛产期,为乡村振兴撑起了一片“致富伞”。
采摘红松茸。
走进老隆镇板塘村小菇子采摘园里,一朵朵红松茸犹如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地藏在肥沃的土壤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游客们手持小篮子,兴致勃勃地穿梭于菌垄之间,仔细寻找着那些刚探出头来的红松茸。
肥嫩的红松茸。
前来采摘的群众刘洪玺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采摘,之前听朋友介绍过老隆镇板塘村种有红松茸,尝过后发现味道特别鲜美,觉得很不错,就再次来采摘,打算送朋友一些尝尝鲜。
红松茸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中,肉质鲜嫩、香气浓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菌中之王”。采摘园里,除了游客,还有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红松茸。这些采摘下来的红松茸,会经过严格筛选和包装,运往各大商超和餐厅,端上食客的餐桌。老隆镇板塘村小菇子采摘园负责人程丽花表示,她们基地主打采摘体验,平时每天来采摘的游客大概有50人,周末可能会达到100人左右。目前,基地每天的产量能达到3000多斤。采摘期一直持续到清明前后,欢迎大家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接下来,她们计划把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左右,让周边村民既能在家照顾家庭,又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据了解,近年来,老隆镇板塘村小小红松茸,已然成为“致富菇”。红松茸市场需求大,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很适合农村推广种植。据了解,近年来,老隆镇板塘村将实现群众增收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村民增收新途径,积极引进外地企业,鼓励引导村民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培育发展红松茸产业和特色产业种植,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举措让村民不仅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让更多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老隆镇板塘村党支部书记余新伟表示,板塘村红松茸采摘基地是去年引进的,整个基地面积约8亩,年产值约70万元。采摘基地的运营,解决了他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接下来,他们会流转更多土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民增收,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