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奏产业“奋进曲” 共绘绿美“新图景” 紫金县敬梓镇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紫金县敬梓镇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做大做强镇村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合力奏好“协奏曲”、共绘“一张图”。今年以来,紫金县敬梓镇共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等主题活动25场次765人次参与,打造“林长林”“法治林”“企业林”等21个主题林。除此之外,敬梓镇还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引导乡亲群体在“百千万工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动外出乡亲、企业等社会力量筹集资金17余万元,用于典型村培育创建、小节点建设、四小园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打造,有效撬动社会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盛泰生猪养殖项目施工现场。
产业“强筋健骨”后劲十足
敬梓镇力推重点项目落地投产,助力镇村经济蓬勃发展。该镇全力推动河源盛泰生猪养殖、山水农产品加工厂、航天稻米高产量示范基地、高标准蔬果种植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目前,河源盛泰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1.2亿元,现已完成基地土地平整和第1、2号猪舍地基建设。山水农业粮食加工厂和航天稻示范种植项目已建成投产。同时还着力打造敬梓镇高标准蔬果种植基地,计划种植面积约1200亩。目前,全镇17家“富民工坊”实现稳定运营,累计提供280个就业岗位,年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
敬梓镇还深耕土特产资源,持续推动茶叶、南药(牛大力)、大米、禽畜、柑橘等特色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截至目前,已种植牛大力2500余亩、水稻15000余亩、茶叶1400余亩,建成大型肉鸡养殖场9家,年出栏量约52.7万只。以冯坑村为例,该村立足产业特色,按照“水果之乡,四季有果”产业发展理念,持续打响冯坑村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水果采摘、乡村民宿、生态观光等新业态,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特色路,还在深圳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同专业合作社产销挂钩,持续扩大冯坑村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销售农产品种类60多种,年销售额超400万元。
资源整合风貌管控“有新招”
敬梓镇积极开展典型村和国省道旁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以农房风貌提升“小切口”带动镇村容貌“大变化”,推动农房风貌向干净整洁有序蝶变。该镇探索实施“政府投、企业帮、群众筹、乡亲捐”的资金整合模式,积极发动各方力量捐资出力,共筹集资金260余万元,为城乡风貌管控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为促进资源高效整合,敬梓镇还创新工作方式,整合本地与外地施工队、乡村建设工匠等资源力量,组建多支专业施工队,供农户自愿选择。该镇引导农户与施工队自主协商,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批量采购统一样式的水泥瓷砖,有效解决施工人员紧缺问题,降低改造成本,同时统一了瓷砖的风貌样式,实现经济与风貌效果的双重统一。针对经济困难的农户,该镇创新实施担保帮扶模式,由村干部担保,与施工队签订分期付款合同,减轻群众经济压力,消除施工队顾虑,有力推动外立面改造工作的有序实施。该镇还积极实施“1+1”包干模式,强化全过程指导。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逐户走访,全面覆盖”,开展“点对点”全过程指导,确保摸底排查、政策解释、洽谈协商等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镇共拆除铁皮棚72处5850平方米,完成外立面改造378户,其中裸房装修295户,民房侧面装修20户,围墙改造63户。
多方联动共筑绿化新篇章
敬梓镇加强多方联动,共筑乡村绿化新篇章,主动对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县直挂钩联系单位及党建共建单位,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外出乡亲通过捐资捐物等形式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工作。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等主题活动25场次765人次参与,累计种植树苗11589株,完成水边水旁绿化提升8.1336公里,路边路旁绿化提升33.9公里。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树等方式筹集金额约38.4万元,打造“林长林”“法治林”“企业林”等21个主题林。
敬梓镇还把“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配备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室、视频监控研判室等“五室一厅”,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一站式”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成为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终点站”。今年以来,全镇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宗,开展禾坪说事10次,收集并处理群众意见建议28件。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