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海联情暖双田村 共绘畲乡振兴卷 河源市海外联谊会“4+N”工程助力典型村高质量发展

近日,吃过晚饭的村民蓝奶奶在东源县新港镇双田畲族村村前小公园悠闲地散步,尽情地享受这惬意时光,不远处,几个小孩正追逐着嬉笑打闹。提及河源市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市海联会”),蓝奶奶赞不绝口,得益于市海联会的大力帮扶,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很大,环境更好了,连续几年为全村村民买了商业保险,也让村民生活更有保障。

近年来,市海联会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主动对接双田畲族村,助力典型村培育建设,依托自身链接资源的优势,制定和实施“4+N”帮扶工程计划,与双田畲族村形成“市海联会精准帮扶、村级积极对接”的双向发力机制,开展系列帮扶,为双田畲族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美丽的双田畲族村。

培育特色产业,激活振兴“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夯实双田畲族村党建工作基础,村党组织与市海联会紧密联动,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建立党建基金,市海联会每年捐赠2万元作为党建活动经费,为基层党建提质注入强劲动力,有效破解了村党组织“活动缺经费、阵地缺亮点、教育缺载体”的难题。

此外,双田畲族村具有畲乡文化浓厚、古建筑历史悠久和临近万绿湖的优势,为进一步做强乡村文旅产业,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市海联会主动支持双田畲族村,为乡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链接资源,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打好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发动市海联会副会长企业——河源市岭南城乡规划院,深度梳理双田畲族村特色资源,无偿为双田畲族村编制《东源县新港镇双田畲族村旅游概念规划》,明确发展定位、路径,规划重点项目等,为村庄后续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奠定科学基础;链接资源壮大产业,合力争取民族资金盘活1栋闲置房屋,挖掘“百年木棉树”IP,打造现代休闲民宿——迴響·木棉民宿,占地面积1170㎡、总建筑面积约660㎡,内设12间客房,引进社会资本负责运营,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助力乡村绿化,共同绘就“生态画卷”

乡村绿化是“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市海联会结合双田畲族村的地形地貌与生态景观现状,谋划村庄绿化、美丽庭院打造等乡村绿化项目,围绕乡村绿化助力产业培育等重点,进一步提升景观绿化水平。

打造绿美小节点,先后捐赠凤凰木、杨梅、龙眼等树苗200余棵,打造村前小公园和百果园,如今村前小公园的凤凰木已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寓意着畲族文化传承与双田畲族村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佳处;助力民宿产业发展,基于迴響·木棉民宿周边环境现状,筹集3万元用于民宿周边配套景观打造与基础设施升级,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营造绿美乡村氛围,以开展绿美建设帮扶为契机,组织村民开展义务植树、环境整治等活动,引导村民参与绿美建设,形成“村委引导、社会支持、村民参与”的绿美工作格局,让村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织密民生保障网,合力浇灌“希望之花”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海联会始终把民生服务保障作为最重要的帮扶工作之一,聚焦困难群众帮扶、奖教奖学、人身保险等民生领域开展帮扶,提升保障水平,筑牢发展根基。

加强民生保障,市海联会连续2年为全村548户,2780人购买“河源市海外联谊会爱心保”,提供“医、食、住、行、教”保险保障。据了解,部分医疗负担较重的家庭受益较大,医疗补充报销金额达数万元。同时,通过保险报销的方式为双田学子(本科20人、大专28人)累计申请教育资助金12.4万元,缓解学子学费与生活压力。为营造“重视教育、崇尚人才”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畲族学子树立“学成返乡”的意识,给双田畲族村长远发展注入“智力活水”,市海联会在全村大力开展奖教奖学活动,资助33名优秀学子(含博士2名、硕士1名、本科9名),发放奖学金4.75万元。“教育帮扶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呀,起码孩子开学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村民蓝阿姨在奖学金发放现场激动地跟村“两委”干部说。市海联会还开展困难群众专项慰问,以慰问金或物资的形式开展帮扶,累计慰问困难群众40人次,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生活压力。此外,市海联会协同市移民局、市民宗局,合力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了双田小沥河周边环境提升等一批民生项目,推动一河两岸村容提质升级。

本报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修硕 陈振敏

 






上一篇: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龙川县茶叶品鉴推介会在义都镇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