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案件 两面锦旗 和平法院以和为贵推动执行和解,传递司法温度
“倾心调解化纠纷,秉公执法暖民心。”“公平正义、廉明高效、尽职尽责、为民办事。”近段时间,“河源执行风暴2025”集中执行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和平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和平法院)执行局收到了两面锦旗——一面来自申请执行人,另一面来自同一案件的被执行人。
同一宗执行案,为何会让当事双方同时赠送锦旗?锦旗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这要从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开始说起。
拖欠工程尾款起纠纷
王隆(化名)与李兴(化名)参与了某私立医院的综合楼建设项目,项目竣工后,医院付给二人部分工程款,但仍拖欠300余万元尾款未结,二人遂将医院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某医院应向王隆与李兴支付剩余工程款及相应利息。
2025年1月,该案判决生效。但一个月过去了,医院仍分文未付。“这头医院欠我们的300多万元尾款连个影子都见不着,那头被工人和材料商追讨欠款,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无计可施的王隆与李兴于2月底来到和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善意文明执行破困局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团队深知此案敏感:申请执行人承受着经济压力,亟待兑现胜诉权益;被执行人是涉及特殊群体的私立医院,其正常运营关乎着诸多特殊患者群体的就医需求与社会稳定。
“这笔钱已经拖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法院判决下来了他们还是没给。工程的部分资金是我们垫付的,我们还欠工人和材料商不少钱,能追回来一点是一点,先解燃眉之急。”电话里,王隆着急地对执行干警说道。
“法院的判决我们是认可的,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筹措资金。但是本金加上利息好几百万元,我们实在没办法短时间内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对于执行法官的催促,某医院代表语气中透露着无奈。
面对僵局,执行团队并未机械推进,而是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一边通过深入核查某医院财产情况,研判其履行能力,一边主动搭建实质性化解纠纷的桥梁,积极组织当事人线上协商沟通,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减少双方诉讼成本。
经过反复沟通,某医院传来消息:他们想尽办法终于筹措了大笔资金,但最多只能拿出300万元,希望法官问问对方能否减免部分利息,并再给他们一些时间筹钱。
“老王,老李,根据我们的调查,医院既要筹措资金,又要维持医院正常运营以满足特殊患者群体的医疗需求,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处。现在他们排除万难已经筹集了300万元,想问问你们能否减免部分利息。法院尊重你们的意见,如果你们不同意这个方案,再商量其他解决方案。”执行法官对王隆和李兴说。
“我们也知道医院有不少难处,但是我们确实着急用钱。这样吧,如果他们能一次性支付我们应得的三百多万元项目尾款,剩下的利息我们可以全部免除。”考虑过后,王隆和李兴答复道。
“谢谢他们的理解,也感谢法官坚持做调解工作,我们一定尽最快速度筹齐全部尾款。”听到李兴和王隆愿意免除全部利息,某医院代表也松了一口气,表示一定尽快筹齐钱款交付对方。
案结事了传递司法温度
今年5月28日,经协商一致,双方在和平法院签署了和解协议:李兴和王隆自愿减免利息,某医院一次性给付剩余工程款项320万元。和解协议签署后3天内,320万元工程款项全额履行完毕,案件成功执结。至此,这起困扰了双方数年之久的纠纷,最终圆满解决。
案件执结后,某医院的新大楼里,患者有序就诊;王隆与李兴领到工程尾款后,顺利地给工人和材料供应商支付了款项。悬挂在和平法院执行局荣誉墙上的两面锦旗,是对保障胜诉人权益的认可,也是对兼顾企业正常运营的褒扬。
这起案件是和平法院执行局在“河源执行风暴2025”集中执行行动中的一个缩影。“执行案件往往牵涉多方利益,采取强制措施的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和为贵推动执行和解,‘案结事了人和’的执行结果才是最优解。”和平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说道。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徐晓曦 侯伟
上一篇:入住竹林秘境 体验生态野趣 和平县上陵镇“翠山竹海民宿”开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