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职大“水土质检”突击队将实验室搬至田间地头 为和平县竹林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邓燕琴 近日,在和平县葱郁的竹海里,深职大“水土质检”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用便携式检测仪扫描土壤。这支由3名专业教师、15名跨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将国家级CNAS实验室的尖端技术带到田间,为和平县笋竹等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品牌价值提升注入持久而强劲的科技动能,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项目落地生根,田野就是实验室。突击队的实践行动直接脱胎于深职大2025年度“双百行动”专项科研项目——《和平县“双百行动”产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构建》。投入20万元专项经费,他们为笋竹、茶、酒三大产业构建质量安全“防火墙”,让高校科研在乡村振兴一线扎下深根。突击队的工作精准对接了科研需求,将项目中详尽的“水源、土壤检测方案”(如重金属铅镉、微生物指标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田野操作。
检测精准高效,助力产业降本增效。深职大团队建立和平县首个产业安全数据库,用科学网格法采集土壤、水源样本,依托尖端设备筛查重金属与微生物。成果直击产业痛点:年均节省企业送检成本20万元,更通过解析酒类发酵微生物代谢规律,助力优化工艺参数,提升产品风味品质。
实践孕育创新,实现品牌升级攻坚。田野实践不仅是执行,更是创新的孵化器。师生把课堂搬到茶园竹林。学生全程参与SC认证产线改造、包装设计。构建“区域+品类+企业”三级品牌体系,深挖客家茶文化IP,打造“和平茶-浰水山芽”等科技型品牌。技术标准建设成效显著:实现SC认证企业从0到2突破,带动示范林亩产值4年增长314%(从290元飙升至1200元),让山货变“尖货”。突击队采集的宝贵环境数据、对竹林微生物菌群特性的分析,也将成为未来高水平论文的坚实基础。
厚植育人沃土,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突击队的翠山之行,是高校科研力量精准滴灌乡村振兴的典范。它生动诠释了如何将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与前沿课题,“无缝切换”为田野乡间的检测探头和解决方案。随着“双百行动”科研项目的深入推进,这套由高校赋能、扎根地方的产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必将为和平县笋竹等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品牌价值提升注入持久而强劲的科技动能,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