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2025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暨金融支持产业建设推进会 助力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张家宸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组织召开2025年河源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暨金融支持产业建设推进会,指导全市金融系统立足实际,锚定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目标任务,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和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建设。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金融系统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将金融“五篇大文章”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培育壮大“1+3”产业集群,实现了金融与产业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赋能。
据悉,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全省首个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河源市深入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10项重点任务。创新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模式,推动搭建“支农支小再贷款+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和“‘粤科融’支小再贷款+市县联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等模式,制定再贴现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等举措,不断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做大政策资金使用量。与此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指导全市金融机构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因地制宜落地了一系列创新支持措施。如,东源农商行打造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产品链,发放全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4000万元;龙川农商行、连平农商行选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川山茶油”和“连平鹰嘴蜜桃”建成首批“绿色支行”;紫金农商行落地粤北首个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公交场景等。
记者了解到,在河源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实施开展下,我市制造业当家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截至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46.95亿元,同比增长13.55%;工业行业贷款余额195.92亿元,同比增长17.98%,持续助力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向“1+3”支柱产业集中。一季度,河源“1+3”支柱产业投资增长13.7%,占全部制造业比重达66.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7.7%、47.3%和24.2%。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用活“粤科融”“焕新贷”“粤贸贷”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大工具总量;指导金融机构聚焦主职主业,集中力量在各自擅长领域、优势领域、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做大信贷总量,加大对金融“五篇大文章”、民营经济、消费和外贸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助力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