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去年我市共开展联合治超2514次,查获超限运输车辆605辆 及时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黄晓明 近日,记者从河源市交通运输局获悉,2024年,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以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和执法质量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执法保障。2024年全市共开展联合治超2514次,查获超限运输车辆605辆,卸载吨数5471吨,及时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科技治超成效明显,非现场执法共查处案件554宗,全年全市超限超载30%以上车辆同比下降27.83%。


治超行动现场。(资料图片)

构建治超长效监管机制

市交通运输局优化市治超办运作机制,定人定岗定责落实非现案件审核、治超数据收集汇总、治超案件协查、溯源、抄告工作制度。全年接收外地抄告本市货运源头信息25宗,均已督促溯源调查;发文抄告超限超载源头信息94宗。牵头制定印发《河源市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治超工作职责,构建治超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深化路警联合治超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聚焦辖区整治重点因地制宜制定执法计划、开展执法活动。2024年全市共开展联合治超2514次,查获超限运输车辆605辆,卸载吨数5471吨,及时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织密非现场治超网络,科技治超成效明显。非现场执法共查处案件554宗,全年全市超限超载30%以上车辆同比下降27.83%。

打击道路运输违法行为

市交通运输局落实《粤赣两省四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协作机制》,2024年承办了粤赣两省四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推动粤赣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走深走实。强化行业乱象整治,行业常态化扫黑除恶向纵深推进。靶向发力做好“两客一危一重一面”重点执法领域监管,深入开展打击客运非法营运、网约车、超限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专项执法工作及水上联合执法行动等,检查车辆数同比上升44%,查处案件2479宗,罚款521.77万元,较2023年出动人数基本持平,总体案件量同比下降21%,罚款数额同比下降26%。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年共抽查企业123家次,跨部门联合检查3次,完成抽查事项119项。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优化改正案件处理方式,坚持过罚相当,对违法行为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轻微的,以简易程序处理案件8宗。落实首违免罚工作制度,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对照免罚清单事项,处理免罚案件7宗。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引导2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营造优良信用环境。

完善水路执法工作机制

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海事部门建立水上联合执法行动工作组,持续加强万绿湖库区、东江干流巡航巡查,强化对水运企业、码头、渡口、船舶等的执法检查。深化水上执法运输船舶违法违规信息跨区域跨部门通报专项治理行动、广东省水路运输领域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工作的“双治”行动,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处置跨河设施未设置必要导助航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行为,督促落实整改。全市累计开展联合执法74次,出动联合人员499人次,检查船舶765艘次、码头(渡口)14座次、在建桥梁工程6处、企业14家次,处理涉渔“三无”船舶5艘、整改渔港(临时停泊点)1处,涉嫌无证游艇1艘;处理运输船舶违法违规信息12宗,处理航道部门通报案件线索3宗。

进一步推进科技治超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聚焦重点领域,筑牢安全底线。突出行业重点领域治理,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联合公安等部门加大“两客一危一重一面”等重点营运车辆的执法监管力度,持续以打击非法营运为工作重心,严查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推进科技治超,创新执法模式。完善超限检测点和普通公路不停车监测点的建设和应用,细化路面执法安排,精准打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不断提升执法效能。探索区域联合执法,增强执法合力。探索建立市县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动市县异地协同执法,促进全市执法效能提升。纵向强化市级对县级的联勤指挥,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加强监督指导;横向凝聚毗邻县执法力量,通过分析交界区域车辆通行数据,适时开展县际联合执法,打击跨县违法运输行为。

 






上一篇:补齐知识技能短板 提升就业能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解读
下一篇:黄花风铃木 春之礼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