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 阅读新闻

源城区东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增至1131项 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捷

改革的核心,是让更多政务事项沉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源城区东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源城区政务和数据局的指导下,通过事项前移和借鉴埔前镇经验不断升级,将可办事项从仅能办理310项事项增至1131项,覆盖税务、卫健、民政、农业农村等领域,基本实现“区级事项街道办”。针对新城区人口与企业特点,高频涉企事项同步下沉,营业执照办理、卫生许可咨询等业务“足不出街”就能办。同时,专业化帮办队伍主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至今已服务超200次,办结率100%。

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营业执照,不用跑区里,太方便了!”刚在源城区东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好业务的商户李女士忍不住为这里的服务点赞。

据了解,自“就近好办”改革落地以来,东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动作为,以打造新城区政务服务副中心为目标,通过升级服务阵地、创新办理机制、下沉政务事项,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跑腿、好办事、不白跑”,着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走进升级后的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功能分区清晰明了:综窗办事区里工作人员高效受理业务,企业服务专区为商户提供精准服务,自助办理区的“粤智助”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满足群众自主办理需求,还有休息等待区、咨询导办区,贴心配套咨询及复印服务。此次改造坚持“节约利旧”原则,不搞大规模拆改,仅重构空间布局,通过从单位内外调配闲置固定资产、爱心企业支持,既节约了财政资金,又提高了闲置资产利用率。东埔市场监督管理所也已进驻,市场监管领域事项集中办理,企业群众不用再跨部门“来回跑”。

确保群众办事“有结果”

“以前办社保要找专门窗口,现在任意综窗都能办!”这是改革后群众的普遍感受。中心打破传统“一事一窗”模式,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机制,无差别综窗覆盖人社、医保、残保等各类高频事项,群众不用区分业务类型;依托“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明确审批权责与时限,全流程高效衔接;针对疑难问题,还设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通过帮办、导办兜底解决,确保群众办事“有结果”。

如今的东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是政务服务点,更是新城区的“服务枢纽”。对群众而言,办事跑动次数减少、等待时间缩短,获得感显著提升;对企业来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同时,还与老城区、南片区形成政务服务资源互补,助力源城区构建全域覆盖的“就近好办”服务体系,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坚实支撑。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廖仲捷

 






上一篇:源城区东埔街道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治理新格局 破解建筑垃圾管理难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