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同款手机前后价差200元 “上帝”被狠狠“宰”了一刀

    本报讯(记者 叶能军)同样一款手机,市民汪小姐花了1300元,她的朋友却只花1100元就买到了。汪小姐觉得被狠狠“宰”了一刀:如果手机明码实价,价格怎么标得就怎么卖,自己就不会吃大亏了。记者了解到,对是否实施明码实价,商家、顾客均有分歧。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目前没有法规强制商家明码实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商家有不同价出售同一种商品的权利。

同店同款手机价格不同
    据汪小姐介绍,1日晚上,她在一家手机店花1300元买了一部手机,她的一位好友看到这部手机后很心动,并于3日下午在同一家手机店买了同一款手机,而她的好友只花了1100元。“这部手机标价1580元,我起初以为1300元能买下就算便宜了,没想到还有更便宜的,真是吃大亏了。”汪小姐说。
    “明码标价与明码实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码实价一般指的是‘标价不还价’;明码标价指商品标明价格,一般可以还价。现行法律要求所有的商业企业、服务行业必须实行明码标价,但对明码实价并无强制性要求。”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有消费者不明就里,以为标价就是实价,结果买同样的东西,却比别人多花了钱。“消费者在购物时应认清明码标价与明码实价,并尽量货比三家,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该工作人员提醒说。

是否明码实价态度不同
    记者前日采访了解到,对明码实价,在商家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而是否实施明码实价,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企业或商家实力大小的分水岭。在市区,部分超市、专卖店和商场专柜,已经实行了明码实价,谢绝还价,但有时对会员或持有贵宾卡者在原价上有优惠,面对的是高端或固定性消费群体。而大多数的商家选择的仍是明码标价,给于消费者讨价还价的空间。
   “目前实施明码实价还不是时候,如果明码实价,顾客很容易就能拿你的标价‘货比三家’,若你的价格高于别人,你就会失去顾客,而且照此实施,很多实力小的企业或商家竞争不过实力更强者,可能难以正常运营。另外,如果只有少数的商家实行明码实价,就可能会把部分顾客引向在进行打折促销的商家,结果会适得其反。”一位反对明码实价的商家如是说。
    记者对10位消费者的随机采访显示,大多数消费者赞同实施明码实价。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杜绝商家漫天要价的行为,引导商家以服务、品质来与同行竞争,消费者能从中获利。反对明码实价者则表示,实行明码实价使商家能在小范围内形成价格“勾结”,从而抬高价格,消费者连还价的权力都没有,反而对消费者不利,而且如果到处买东西都不能还价,也就失去了购物的乐趣。



相关热词搜索:消费


上一篇:售价比商品标价高
下一篇:河堤护坡坍塌月余一直未得到维修 露着“伤口”伤民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