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女大学生创办支教队服务山区孩子

郭茶花(左一)与学生们在一起。 

     80 后的郭茶花是东源曾田人,毕业于惠州学院的她大二时创办了启明星支教队。她人如其名,有着茶花傲霜斗雪的坚强, “唯有山茶殊耐久”的执着,而这些,成就了她的爱心梦想,成就了她的魅力青春。

拯救弟弟 誓要支教

      启明星支教队的创立,是因为郭茶花的弟弟。2009 年,郭茶花正读初二的弟弟沉迷网络,为了拯救迷途中的弟弟,正读大二的郭茶花萌生了支教的想法。当年3 月,郭茶花与17 名大学生成立了启明星支教队,他们也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启娃。

      2009 年暑假,郭茶花弟弟所在的曾田中学成了他们第一个支教点。在这里,启娃们教孩子们书法、音乐、手工等,与孩子们讨论尊重与诚信,帮孩子们开拓思维、树立信心,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支教结束,孩子们追着渐行渐远的车子奔跑哭泣,“我们与这群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每逢节日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祝福短信。”这次支教,郭茶花再也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为了与孩子们保持联系,郭茶花一直保留着惠州的手机号码。

热心支教 汇聚力量

      “支教,让我发现原来我对家乡是那么地热爱。”这是启娃们的共同心声,这种热爱让他们支教的决心更坚定了,他们为启明星申请了论坛、博客、认证微博,制作了队徽、队旗,成立了完善的机构。与此同时,启娃的人数不断壮大,至今已有30 多所高校的313 名在校大学生加入,这让郭茶花很欣慰,也对师弟师妹的接力很放心。

      “启娃给了我友情,给了我充实的大学时光。”郭茶花说,共同的梦想和追求,把启娃们永远拧在了一起。曾有民间社团要为启明星提供长期经费,但前提是启明星必须让出所有权,面对经费的诱惑,这群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表现出难得的成熟:“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对家有眷恋。”启娃们用朴实无华的表白拒绝了诱惑。

  全力以赴 屡获殊荣     

  支教的艰苦,作为队长的郭茶花最有体会,启明星成立的第二年,不少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把前来支教的启娃们拒之门外。“现在我们有经验了,那些成为正式教师的启娃还可以提供指导。”连年来的口碑让现在的启明星广受欢迎,郭茶花介绍说,“去年联系灯塔中学时,校长听闻过我们的事迹,对我们很欢迎,今年联系学校就更顺利了,目前已经确定的学校就有13所。”

      郭茶花说,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启明星,经费常成为制约他们活动开展的因素。但近年来,启明星屡获殊荣: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团队奖、联想微公益大赛广东区三等奖、首届珠江公益节“千家公益社团”等,这些奖项带来了可观的奖金,经费问题有所缓解。此外,鉴于启明星的名气,启娃们在拉赞助时也有了底气。接下来,启明星还将成立一个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于已上岗的启娃们。

面对未来 充满信心

      媒体的相继报道,让身为队长的郭茶花小有名气,加上支教期间积累的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去年6 月毕业的她相当抢手,珠三角地区有好几所学校想聘请她。但郭茶花毅然选择了家乡,成为东江中学一名老师。

      如今,她的好多学生说:“等我们上了大学,也要加入你的支教队。”为此,郭茶花萌发了成立启明星娃娃团的想法。根据她的设想,启明星娃娃团将分布在已上岗启娃们所在的学校,公益服务内容多元化,包括同学间的互助、救残扶弱、环保等,等小启娃们上了大学,就加入支教队。“启明星的路还长着呢,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数着唾手可得的未来,郭茶花脸上充满了希望。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uploadfile news uploadfile 201203 20120


上一篇:市区首个不合法业委会被取缔
下一篇:独立的小峻滔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