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上有大文明
4 月4 日,市文明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发起“文明餐桌”行动。据了解,“文明餐桌” 以倡导文明用餐习惯、加强节约意识为主题,行动在五县一区同步展开,机关食堂、学校饭堂以及20 家餐饮企业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垂范,并呼吁市民都能够参与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为 “创文”贡献自己的力量。(详见本报4月7日A2版报道)
众所周知,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但随着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有些人就逐渐抛弃了节俭的传统美德。餐桌浪费就是当下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家只“ 爱面子”不“ 重实情”,点起菜来是只“讲排场”不 “求健康”。有的人认为在吃饭上节约是丢面子,剩菜打包就是让人看笑话;有的人点起菜来是 “贪得无厌”,所以总导致吃一半倒一半。不过,餐桌上的不文明行为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完全是消费者单方面造成的。例如,部分消费者有好面子的心理,愿意通过多点菜体现待客的热情,但餐馆方面往往不注意提醒和告知,商家出于营利考虑其实也更多地乐于让食客多点菜、多消费。
社会文明靠大家,餐桌文明同样如此。餐桌文明行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人参与, 更需要人人从我做起,实现同心协力,最终将形成一股影响社会风尚的正能量。
郑婷影
上一篇:“商贩给城管打分”是否有助执法
下一篇:期待陂头溶洞早日“冒出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