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挑战高难度手术 脑出血男子起死回生
只要有一线希望,医者就会用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挽救生命。日前,一东源籍患者朱某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到市人民医院抢救,两小时后呼吸停止,陷入深昏迷状态,这可吓坏了一旁的家属。所幸在市人民医院外四区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患者最终奇迹般生还。目前,朱某仍在市人民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并计划于近期出院。
突发脑出血紧急入院
“好端端的突然就昏迷,这可吓坏了家人。”据了解,患者朱某,今年46 岁,病发当天,突然倒地昏迷,家属见状急忙送到当地医院检查,6 个多小时后送到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外四区神经介入小组副主任医师张显强告诉记者,患者入院后,经颅脑CT 检查,结果显示朱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随后被收入神经外科病房。
然而,入院两个多小时后,朱某突发呼吸停止,转入深昏迷状态。家属见状,顿时哭倒在病床边,几乎绝望地准备接受患者死亡的事实。张显强表示,听着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他也非常着急,遂快速组织医务人员实施抢救,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的其他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他又对患者重新做了检查,发现患者瞳孔没有散大,还存在救活的机会。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的情绪得以平复。
按照脑部出血状态,患者已达到蛛网膜下腔出血5 级深昏迷的濒死状态。假如按既有的流程来实施治疗,可能会耽搁救治。经过小组医务人员的紧急商量,医院决定尽快行DSA下脑血管造影并治疗。
26个弹簧圈让患者起死回生
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朱某颅内破裂的动脉瘤所处位置极为特殊,为后循环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其大小也明显大于一般的动脉瘤,最宽径有20 毫米。更严重的是,其脑部还形成了积水。这类手术的风险系数和难度系数都非常高。
张显强联系了自己曾在上海医院进修时的老师神经介入专家许奕教授,将患者资料通过网络发送给许奕教授,请其指导。“许奕教授说这例手术可以动,并告知我们不能单纯介入闭塞载瘤动脉,还需要填塞瘤体,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张显强告诉记者,这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在填入26 个弹簧圈后,介入栓塞手术取得了成功。
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朱某在第二天就恢复了清醒。尽管术后患者一侧肢体活动受障碍,但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肌力已恢复至3 级,近期即可出院。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对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攻克了神经外科手术的一大难点和挑战,并创下了医院的多个第一:第一例大型动脉瘤、第一例后循环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第一例依靠自身力量救治的5 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同时,这一手术的成功也填补了我市在这一方面的医疗领域的空白,改变了让患者外送的局面。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