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来万绿春天,请您欣赏河源青少儿书画大赛
市书协多次深入中小学开展活动。
核心提示:
笔随时代,墨见精神。为活跃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书画兴趣,明天,“万绿春天”杯河源青少儿书画现场大赛将拉开序幕,百余名选手将现场挥毫书画美丽河源。
书法呼唤传承
有句老话,字如其人。“现在,能写一手漂亮字的小孩已经很少见了,看看我家孩子的作业本,一个个字跟‘鬼画符’似的。”采访中,不少家长如此抱怨说。一些家长认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从小学抓起打好书法基础是必要的,练习书法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对于这次书画现场大赛,一些家长和学校表示支持。源城区光明学校报名参赛学生达40个,是这次书画大赛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该校副校长缪贵昌说,这次大赛是一次检验书画艺术在该校的推广成效的“试金石”。据悉,多年来,该校把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行为操守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把体育、艺术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如今,在光明学校,练字已经成为学校的“潮流”,许多学生热爱上了这门艺术。
传承难在何处
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国家教育部已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那么,传承难在何处?记者了解到,当前就全市而言,有的学校重视不够,同时也缺乏师资,硬件设备也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书法进课堂”的步伐。不过,我市不少学校先行先试,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了让书画艺术扎根校园,市直小学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班,开设书画长廊。以光明学校为例,学校还采取向外招聘和对内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书法专业教师,来满足学校的书法教育。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文锋一直关注着青少年书法艺术的推广普及问题。他认为,在当前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市书法家协会等社会团体的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传承自脚下起
“这次媒体与书协联合举办书画大赛,并得到了热心企业家的支持,将对全市书画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它的现实意义有望超越大赛的本身,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张文锋如是说。据悉,由河源万绿水乡投资有限公司冠名,本报与市书法家协会、市东方书画院主办,源城区光明学校、胜林阁、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仁爱启明书院、信记大酒店等协办的“弘扬国粹墨香古邑” “万绿春天”杯书画现场大赛目前已准备就绪,明日正式登场。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