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紫金6岁女童耳朵失聪 同乡会热心帮助有望得到救治

 
天真可爱的张燕丹渴望与同龄人一样拥有健康,可以上学读书。

6 岁原本是上小学的最好年龄,但由于听力有障碍,原本天真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张燕丹变得郁郁寡欢。为了能够让女儿重现昔日笑容,作为人父的张晓聪带着女儿四处求医。经诊断,女儿为右耳严重残疾,左耳听力障碍,如果两年内不做人工耳窝手术,可能会变成聋哑人,20 万元的手术费将这个贫困家庭挡在了手术室之外。

6岁女儿听力差急坏家人

“3 岁之前她会说话,现在6 岁了对声音没有了反应。”张晓聪告诉记者,其夫妇二人长年在外打工,女儿燕丹从小跟着奶奶长大,3 岁之前,燕丹能简单地叫“婆婆”,后来家里人发现,她不再说话了,有时候喊她,她没有反应,只能大声地叫她,她的表情才反馈出听到声音的信号。随着年龄的增大,一家人为她发愁,听朋友说,助听器可以帮助她听声音,就找来一个助听器,但是,对女儿起到的作用很小。“如今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可女儿的病根还没有找出来,真是愁坏了一家人。”张晓聪说。

天价手术费愁倒一家人

为了找到病因,今年4 月初,张晓聪带着燕丹来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过检查燕丹被诊断为右耳严重残疾,左耳听力障碍。医生建议对燕丹进行人工耳窝,手术费用要20 多万元。“当听到这个手术费要20 多万元,我跟她妈妈都吓傻了。”张晓聪表示,在惠州诊断后,他夫妻俩都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于是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钱,带着燕丹到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结果一样,并且被告知“如果这两年内不进行人工耳窝手术,可能会成为聋哑人”。

“由于燕丹双耳严重残疾,不能和小朋友沟通,该上学的她只好眼睁睁看着别的小朋友上学读书,每天看着她沉默不语,心跟刀绞似的。”张晓聪介绍称,20 万元的数字可能对于其他人并不多,但是对于他这个家庭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他只能恳求社会好心人士能够帮帮她的爱女,让她爱女能够尽快找回儿时的快乐,和同龄孩童一样能够上学。

据了解,目前张晓聪在外打工每月3000 元左右,妻子在家照顾孩子,他哥哥8 年前因交通事故而造成残疾,一直需要人在家照顾。记者从该村委会了解到,他哥哥被列为低保户,一家12 口人居住在一个不足60 平米阴暗潮湿的瓦房内,家庭确实贫困。

不幸女儿有幸得到贵人相助

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会轻易放弃。张晓聪表示,为了筹钱治好女儿,他只好向亲朋好友筹钱,利用微信朋友圈在网络上发起求助,希望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心帮助,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求助信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后,得到了同事、朋友、老乡的大力转发,一股爱心暖流很快在微信朋友圈汇集成河,大家纷纷通过微信红包给他打来了一笔笔善款,截至目前,已经筹集到爱心善款2 万多元。同时,燕丹的不幸也得到了紫金凤安同乡会全体同乡的关注,并派代表到家里探访了燕丹。大家一致商议先找好适合医院及医生,再做下一步计划。

如今紫金凤安同乡会正在为燕丹安排适合的医院及医生,对现在进行的捐款活动暂告一段落,待确定治疗方案及费用后再行商议。张晓聪表示,女儿现在得到了紫金凤安同乡会的大力相助,他相信在同乡会及爱心人士的热心帮助下,女儿的病一定会得到康复,对大家的热心帮助,他万分感激,也非常感动。

本报记者 梁小鸿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女童 耳朵


上一篇:现场110
下一篇:粗心妈妈看表演时小孩走失 志愿者与市民帮忙找回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