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账户不再“包打天下” 分三类减少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宣布,对个人银行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分为Ⅰ 类、Ⅱ类、Ⅲ类账户,不同类别的账户有不同的功能和权限。新的分类出来后,老百姓的银行账户到底该怎么用呢?
央行此次通知要求,银行在切实落实账户实名制的前提下,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及风险评级,审慎确定银行账户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额,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把传统上在柜面开设的账户设为Ⅰ类账户,属于全功能的银行结算账户。在此基础上,为便利存款人支付,增设了Ⅱ类、Ⅲ 类账户。
根据人民银行新出台的规定,存款人可通过Ⅱ类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办理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存款人可通过Ⅲ类账户办理小额消费和缴费支付。也就是说,Ⅰ类账户是资金进出的“总源头”;Ⅱ类账户与Ⅰ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Ⅲ 类账户与Ⅱ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有了Ⅲ类账户,消费者进行“闪付”等非接触式支付或 “免密支付”时,可以更放心。
本报记者 张涛 整理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