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120指挥中心正式运行 搭起高效的"生命通道"
长一分应急能力,增十分幸福安康。24 日,我市120 指挥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市120 指挥中心正式运行,将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及时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病员,为患者搭建起一条快速、安全、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副市长朱蔚蔚为市120指挥中心揭牌,并宣布正式运行。
急救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120 急救是抢救危重伤病员的重要渠道,而120 指挥中心更是一个城市应急能力的体现。以前,市区包括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开设有急诊科或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已非常健全,基本形成了以120 及各大医院急救中心为主、110 报警为辅的急救系统。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平台调控和管理,各个医院都是各自为阵,我市的急救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市120 指挥中心终于成立运行,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科学高效利用好急救资源,提高我市的医疗救治水平。
14家医院26台救护车统一调度
据介绍,我市120 指挥中心由计算机、有线通信、电子地图、数字录音、车载信息、视频控制、自动呼救等技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在全新高效的工作环境下快速准确有效地处理日常120 呼救电话。从而实现了我市院前急救“高度网络化、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度现代化”。
目前,市120 指挥中心已完成了以120 指挥中心为核心,以城区14 家急救网络医院,26 台120 急救车辆和200 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将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原则统一受理、统一指挥调度。据悉,市120 指挥中心在试运行期间每天大约接报180 多次,出车约30 多次,目前120 指挥中心的急救网络半径已经覆盖城乡,城区急救半径5 公里出车时间约10 分钟,郊镇15-20 公里出车时间20分钟。
加强与110、119、122联动联防
市120 指挥中心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市已完成覆盖城区(含源城区、东源县城、江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伤亡事故中的医疗紧急救援工作和平时120 医疗急救工作。待条件成熟后,我市还将在各县区建立分中心,实现对全市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随着河源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市现有的院前急救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悉,今后我市将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院前急救模式和120 急救指挥系统,建立起全市急救医疗资源信息库,组建市级急救医疗专家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与110、119、122 的联动联防,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通力协作,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14家网络急救医院
本报记者 谢素婵
上一篇:河源市总工会开展元旦春节系列送温暖活动
下一篇:我市启动新型 研发机构申报工作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