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助贫困户精准脱贫
前日,冬日暖阳下,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群星村吴贵林家的养鸡场内,有的鸡在山上奔跑,有的鸡正懒洋洋地晒太阳,吴贵林拿起鸡食,一勺勺舀到饭兜里,不需要叫唤,两千多只鸡就从山上奔下来,健步如飞。
吴贵林长期患有慢性病,妻子也是残疾,是村里的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主动与女儿女婿办起了小规模的养鸡场。在该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该养鸡场新建了育苗温室,扩大了规模。“我们准备帮助吴贵林的养鸡场成立合作社,把全村46 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大规模规范化养殖。”驻村第一书记吴健介绍。
吴贵林在养鸡场喂鸡。
创办微店 农家蛋销到了山东
今年5 月,来自河源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吴健,来自深圳市文联的工作队长赵应民来到群星村后,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村内无主导产业、可种植土地少,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缺少劳动力,使村经济长年提不上来。因此,因地制宜调动零散的养殖户,培养地方产业,成为驻村工作队最重要的帮扶措施之一,驻村工作队最终选定了养鸡这一项目。
“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赵应民想到,“销得出去,村民们才有信心支持和配合我们的产业规划。”赵应民所在的深圳市文联食堂和职工首先出手,定期购买了部分鸡蛋。在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贫困户吴贵林的女婿胡辉开了自己的微店——群星村扶贫店。可是鸡蛋要如何保护好呢?扶贫工作队建议要做好统一的包装,既保护了鸡蛋,也把土鸡蛋的名声打响;此外,他们还为土鸡真空包装找好了门路,经过真空包装的土鸡,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
“现在每个月能卖1500多个土鸡蛋,最远都卖到了山东,还供不应求,有不少人要提前预定才有。”胡辉介绍。微店上线后,土鸡和土鸡蛋成功地销了出去,把农产品销出去,不仅使扶贫工作跨出了一大步,还使村民完成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脱贫的心态转变。
今年养土鸡 明年养乌鸡
“温室已经建好,刚出壳的乌鸡正在温室里培育着,过年后,等它们长大一点,就可以分发给贫困户了。”吴健介绍,12 月7 日,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群星村民活动广场为46 户贫困户发放了优质土鸡鸡苗、鸡料和药物,并现场对鸡苗的杀菌和养殖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本批鸡苗春节前即可出栏销售,待销售后,扶贫队还将给予他们一定的生产补助资金,预计此项目每户可增收约 5500元。过了春节,鸡还要升级,每户贫困户将领到30 只绿壳蛋乌鸡,绿壳蛋保底回收2元/个。
目前,扶贫村正着手让吴贵林的养鸡场成立合作社,全村46 户贫困户都要纳入合作社,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到那时,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将为扶贫户上门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技术保障,鸡苗成活率高,长得快,贫困户也富得更快。
修缮村文化广场
生活好了,精神文化也要丰富起来。儿童节前夕,市科技馆把科普展品送进农村,给贫困村的儿童们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参与科技活动的难得机会,并给贫困村的孩子们送去了100 份礼品,让孩子们快乐地度过了“六一”儿童节。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重视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争取了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5 万元,修缮完善村文化广场。据了解,工程共修缮了文化广场地底面积300多平方,安装广场灯6 盏,购置了广场舞设备1 套。文化广场的修缮和完善,进一步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使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农村文化活动中来。村妇女主任刘映辉是村里广场舞队的一员,她说,以前,村里的妇女要到两公里外的中联村文化广场跳舞,如今,在自家门口就能运动,参与的人更多了。
文化广场有了,跳起来吧,热起来吧! 11 月29 日晚,完善后的群星村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场“科学普及,精准扶贫”文艺晚会,晚会把科普宣传与文艺演出融合起来,群众自导自演小品、歌舞等节目,村里的舞蹈队也第一次上台,与邻居村民共乐。
贫困不拒绝文化,脱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脱贫。吴健说,明年,他们还将开办夜校,为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让村民学习更多技能,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产业扶贫与文化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