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揭秘历经近一年侦破的毁尸案
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民警在做指纹检验。
核心提示:十几年前一部港剧《鉴证实录》,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我们经常看到里面这样的情节:凶杀案发生后,现场勘查员、法医、DNA 鉴定员等调查员为寻求真相,运用各种高科技仪器在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试图抓住犯罪分子的尾巴……画面中那些炫目的高科技仪器,复杂的鉴定过程,为物证鉴定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日,记者走进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试图撩起其神秘面纱的一角。在物证鉴定所,记者与干警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酸甜苦辣,也听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案情。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 2013 年的毁尸案,鉴定所的干警历经300 多天,始终不放弃,最终协助专案组把元凶擒拿归案。
万人排查 只为找到她
物证鉴定所,主导着每个刑事案的证据和侦查方向。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教导员付文辉感慨地说,一个刑事案,历经300 天侦查,不放弃!靠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耐心,更是一份责任和承诺;通过物证检验所的有力证据,终将杀人抛尸、毁尸的嫌犯刘某抓获归案,在2013 年最后一天为该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3 年蛇年元宵节,在河源龙川县一个叫松洋村的偏僻山林里,当地一名护林员发现山林着火,连忙赶去扑救,到达现场进行灭火时,却发现了一具被火烧焦的尸体。杀人、毁尸,这消息在小小的山村引起了轰动。案发后,省、市、县三级公安刑侦部门赶赴现场展开勘查。
现场的勘查取证及检验,对于案件能否侦破至关重要。付文辉是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警员之一,他随专案组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这是一个怎样的案发现场?距离街镇 3 公里,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林,一具被汽油烧焦的尸体,现场散落着未烧烬的烟蒂、食物、粪便、衣物等,散发着恶臭。付文辉和所里的民警一道,对现场进行了一番缜密的勘查,那怕是一根不起眼的线条,对物证检验来说都是“宝”,都不容错过。
经勘查:受害人为女性,约28 岁,系死后抛尸毁尸。在案发现场的烟蒂提取了男性DMA,怀疑是凶手留下的。
受害人是谁,第一现场在哪?由于尸体被汽油严重烧毁,无法辨别死者外貌;因缺乏目击证人和视频资料,专案组决定以案发现场为中心,10 公里范围,着手调查了五千多户一万多人,结果没有发现与死者相符的女性失踪人员……
接着,对案发现场10 公里范围内提取的700 余份DNA 检材,与烟头DNA 进行比对,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为尽快破案,专案组对案发中心10 公里范围内的视频进行搜集,从中获取了超过 300G1200 多小时的视频画面进行比对,但也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
为了尽快弄清死者身份,付文辉将受害人相关信息录入无名尸系统,依然没有反馈;尝试对尸体进行模拟画像,以面貌照修复在全省人像系统查询,但因尸表烧毁过于严重,无法实现……
针对现场发现有锡纸,怀疑被害人有吸毒史。于是,专案组对吸毒人员各类数据进行碰撞,碰撞范围逐步扩大,然而碰撞后经核实均未能发现有效线索……
至此,一个看似简单的案,历经数月攻坚,却毫无收获,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5500次的失败 只为一次成功
经过几番碰撞,几番寻找,一条条线索被否定,一次次侦查陷入僵局。此前,对侦破此案信心满满的民警们深受打击。
案子虽然没破,但不能乱了方寸。专案组对此前的侦查工作进行了冷静的梳理,大家认为现场勘查和研判是正确的;至于为什么没有发现有效线索,或许是调查工作还存在纰漏、一些信息录入不完善及一些意外因素所致。
基于这些因素,付文辉建议完善信息,对全国失踪人员信息进行排查。尤其是固定物证,对现场物品进行更加仔细的分析。在侦查中,专案组有民警对案发现场提取的与塑胶鞋底样牢牢粘合在一起的布片是何物有争议。为了更精确搜寻,大家对该物证重新进行鉴定,结果判断系死者所穿外套拉线,确认穿黑色衣服。
深入全国女性失踪系统就像大海捞针,查找到1300 多人符合条件的失踪女性。1300 多人,专案组民警一一查询报案人电话,通过电话进行核实,仍然没找到与死者相符的失踪人员。
没有掌握到死者身份就无法掌握到死者的社交活动。为此,付文辉和专案组民警再次从各地公安失踪信息中继续寻找线索。
在河源公安综合系统中,查找到 1200 多条信息逐一核实逐一又被排除;在全省公安系统无法查询的情况下,考虑到案发现场的相关物证指向佛山南海,付文辉和同事多次辗转到佛山。当他进入公安综合查询系统,查找到3000 多条女性失踪信息后逐一查询。一天,当他查询到一名31 岁失踪女性,2 月23 日报警,失踪时身着黑色衣物的“田某” 引起了他的注意。
受害人是不是田某呢?当办案人员联系其父母后,听到的是4 月份还有人在南海见过田某。因时间不符合,该信息一度搁浅。
苦苦寻找仍一无所获,对“田某”这条信息,付文辉突然起了疑心,会不会是她父母记错了时间,或是案犯故意放出风声误导呢?为了进一步核实她的特征,付文辉从其家人口中得知,田某的右手中指关节少了一截,左大腿有疤痕。
付文辉掌握了这一信息后,立即对尸体照片进行核查,遗憾的是这两个部位的特征均被大火烧毁。
绝不能放弃!付文辉反复查看田某的身份相片信息,忽然发现其左额头部位有颗很小的黑痣。经仔细放大查看尸检照片,发现死者左额部也有一个小黑点,通过数码计算,与田某照片位置恰巧相符。
这条信息很重要,付文辉说服其父母提取DNA 样本。8 月26 日,经DNA 检验,确认死者就是田某。至此,经过6 个月的艰难努力,核查失踪信息5500 条,无数次的系统查询及电话询问,最终确认了死者身份。
死者身份的确定,办案民警信心倍增。一组远赴死者老家湖南,一组赶赴其失踪地南海展开调查。经了解:死者田某在佛山南海因夫妻双双吸毒,她不得不靠站街卖淫维持生活。2 月23 日凌晨5 时许,田某站街时上了一部“白色小车”,从此失踪。
300多天的侦破 只为抓获凶手
眼下,找到“白色小车”是关键。
由于案发时间过去了6 个多月,高速公路、治安卡口的视频、现场调查信息缺失,给案子侦破带来更大的难度。
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专案组的民警早已提取了案发时间段河源高速公路相关卡口数据。重点对佛山至河源的所有车辆进行排查,对离案发现场25 公里一个叫鬼叫岭的主要卡口进行比对、筛选。最终筛选出6300 多辆有牌的车进行对比。
民警们围绕这6300 辆车,开始艰苦的排查。6300 多辆车是什么概念?民警们用了长达3 个月加班苦战,数次赴佛山核查,对一些可疑车实地调查。然而,最终 6300多辆车都被排除了嫌疑。
历经3 个多月却无果,民警们士气受到很大打击。但他们越战越猛,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更没放弃。
有牌的可疑车已被排除,我们要对拆牌、遮牌、套牌车辆进行排查,希望还在后头,付文辉和大家开玩笑说。
经对比,在案发时段无牌的就有45 辆,其中一辆遮挡车牌的本田小车引起办案民警的注意,从时间点来看符合作案车辆。由于遮挡了车牌,这辆车现在在哪?办案民警对河源369 部、佛山5964 部相似的车全部逐一查清,经过近20 天的努力,这些车全部找到,又被逐一排除。
从佛山到河源转移抛尸,小车是必选的作案工具,难道嫌疑人会飞。专案组考虑到广佛同城,大家又将查询范围扩大到广州市。对广州市进入河源境内的车辆进行对比。当查询到第11000 辆时,终于发现一部车牌为“粤AEK××5”的小车,从佛山进入河源初并未遮牌,进入热水卡口后却遮牌;该车特征与民警苦苦查找的 “白色小车”完全一致,这一线索让办案人员兴奋地跳了起来。
在进一步调查该车信息时。原来该车属于一家公司,由一名刘姓的男子自3 月出车后一直未回,公司已经报警。
刘姓男子何许人也?经查,刘某正是龙川人,其家距案发现场17 公里,符合作案嫌疑。
车找到了,是不是他作案呢?付文辉提取了相关物证。经检验,现场烟头DNA 与刘某一致,可以确认刘某与该案有重大嫌疑。
经侦查,专案组民警很快锁定了刘某的藏身之地,并决定对其实施抓捕。12 月 31 日18 时,民警一举将藏在佛山南海一小区的刘某抓获。
在刘某租住的屋里,一张棉被上有血迹,经DNA 检验,该血迹DNA 与死者田某DNA 相符。审讯中,刘某如实供述了其抛尸、烧尸违法犯罪事实。
在蛇年的最后一天,他们成功擒获了一条大蛇,为该案划上圆满句号。该案的侦破,打破了河源公安破案的多项纪录,一是侦查时间长,二是搜索检验、比对物证多,三是排查可疑人员范围广。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的人们,想起一年的艰难困苦,专案组的民警们心中呐喊:再苦再累也值!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张伟国 文/图
上一篇:停网半月 损失惨重
下一篇:鲜香菇身价大涨一斤卖到12元 和不同季节产量有关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