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让乡村美丽人民幸福—记连平县上坪镇下洞村脱贫攻坚战
阅读提示:
“以前我的酿酒作坊一年只能产 3 千来斤的酒,一年收入也不到1 万元,现在有了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干部的支持后,扩大了生产规模,一年已有3-5 万元的收入了。”黄动基说。
黄动基是连平县上坪镇下洞村的贫困户,他酿制的上坪栗米酒、五谷酒广受好评。今年4 月,来自连平县县府办的黄石练正式入驻连平县上坪镇下洞村,成为了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和驻村第一书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下洞村的每个角落。
脚踏实地精准识贫
下洞村位于连平县上坪镇南部, 105 国道旁,区域面积约6.2 平方公里。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下洞村属于无特色产业支持的省定贫困村。黄石练介绍,村民因残疾而不能劳作、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劳动力不足等情况是下洞村成为省定贫困村的原因。刚了解到下洞村的情况时,黄石练就感觉到了扶贫任务的艰巨。
工作实不实,资料是基础,为了更好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黄石练每到一户贫困户家中,他都先与村民们拉家常,了解其家中还需要什么,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再认真查看帮扶资料,精准核查。经过多层筛选,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核查程序,确定下洞村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 户151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7 户131 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3 户20 人。
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下洞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点之一,黄石练介绍道,下洞村是全省相对贫困村中第一批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村之一,他们在做好脱贫攻坚事业的同时,积极响应示范村的建设工作,将脱贫攻坚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相互结合,统筹推进。目前,各自然村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对需要改造和建设的项目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多次和设计院的人员到实地进行勘察,确定项目地点和建设预算。现确定的主要项目主要包括饮水安全、村道建设、卫生站建设、“三整治”“三清理”“三拆除”等13 个项目,村里预计投入资金3795万元。
在下洞村村委会,记者看到了下洞村已制定的下洞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及建设示意图,黄石练介绍说,下洞村已确定了以黄老自然村为示范点,采用以奖代补的激励模式,鼓励村民自筹,增强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参与度,在试点逐渐成熟之后,将逐步将该方式铺开到其他自然村。“在 ‘三清理、三拆除’方面,我们现已对全村需要清理的拆除位置和数量进行了全面摸排和统计。”接下来,黄石练与下洞村村两委将制定合理的清理和拆除计划,逐步进行施工。
“现在我们农村也像你们城市一样有专人来上门清理垃圾了。”下洞村村民黄邦国开心地说道,据悉,下洞村已成立了专门的保洁小组,每天定时定点到各个自然村收取生活垃圾及负责日常保洁,并将收取的垃圾统一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下洞村整个村庄的环境卫生情况和村容村貌。对于污水处理,下洞村也有一招,目前主要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鱼塘进行自然沉淀和生物分解。在该县统一布局的污水处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毕之后,将能更好地对村内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按照村里制定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以及设计规划方案的各项项目,将逐项逐步推进,使示范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断改善村民人居环境,让村民在宜居环境中生产生活。”黄石练说。
发展主导产业,强化脱贫攻坚的续航力
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下洞村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有更加长效的脱贫机制,结合下洞村地理区位,充分利用下洞村种植高山茶的传统,由全盛种养专业合作社牵头、村委会入股,计划建设 “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农户”一体化的茶叶基地。“我们计划于12月底完成第一期1000 亩地的种植,贫困户可以通过在基地除草、摘茶、施肥等劳作来获取工钱。”黄石练说,茶叶种植,可以让每户贫困户有2万元的劳务收入。
不仅如此,下洞村还以“村+农户” 入股的模式,计划分期种植100 亩的百香果。“目前,第一期30 亩已完成了种植和搭棚工作。”黄石练表示,经过专业测算,第一年每亩的投入在8600 元左右,前两年每亩每年可带来5556 元的收益,从第三年开始,每亩每年可带来8704 元的收益。同时,入股贫困户每年能得到入股额10%的固定回报,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加上劳动务工收入,从而达到脱贫目的。下洞村还在猕猴桃种植、对村原有高山油茶进行开发等产业上同时发力,强化下洞村脱贫攻坚的续航力。
本报记者 谢思思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