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记连平县隆街镇岑告村脱贫攻坚战
阅读提示:
“那么大好的一块山地不种点什么东西挺浪费的,所以我就向村民租下这些地,用来种植沙糖桔。” 连平县隆街镇岑告村的村支书叶友雀在村中种上了800亩的沙糖桔,他说,剪枝、施肥等工作都是请村中的贫困户劳作的,贫困户通过劳务可以拿到工资,从而增加收入。
坚持“造血”为主帮扶原则
连平县隆街镇岑告村位于连平县西南部,毗邻韶关市新丰县,是连平县面上贫困村,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岑告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由连平县供电局派驻。经精准识别、精准核查,岑告村共有贫困户44 户124 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6 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15 户、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及五保户13户。
在帮扶单位的精准帮扶下,岑告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去年,已有21 户贫困户共45 人成功脱贫,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 6433 元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扶贫效果。
该如何使这样一个集体经济年收入约4 万元,人均年收入约 6775 元,而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仅为3500 元的贫困村更好地脱贫呢?驻村工作队队长曾劲涛从岑告村在种植、养殖方面的优势出发,坚持“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帮扶原则,与村支书叶友雀商量后,一致认为应该在传统帮扶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并深入研究、贯彻落实具有特色的各项帮扶举措,确保2018 年该村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产业+项目”助力脱贫
结合当地实际,驻村工作队多次到岑告村实地考察,与河源贵宾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协商洽谈,最终确定投入16.2 万元自筹资金参股当地的20 亩百香果种植产业,“我们这个项目预计年收益为6-8 万元,可以使一批贫困户每年得到相应分红,至少可以帮助8 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曾劲涛介绍道。
除种植百香果外,岑告村还结合“两个项目”帮扶措施,以家禽养殖和教育资助这两个比较符合岑告村实际情况的项目为帮扶项目,大力推进。曾劲涛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帮扶项目,他们以电话询问和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挨家挨户了解贫困户的养殖需求和发展意愿,帮助25 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向政府申请了72 万扶贫资金,购买了140 头牛、93 头猪、1300 只鸡、40 头羊和一批饲料疫苗,“因为有些贫困户对于养殖这一方面并没有经验,于是,我们在为贫困户购买鸡苗猪仔和饲料疫苗后,还邀请专家专门来到村里为养殖户讲授家禽养殖技术和相关注意事项。” 曾劲涛说,在教育资助方面,根据实际需求,每年投入自筹的1 万元教育帮扶资金,用于帮扶5 名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户子女继续完成高中或技校学业,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勤奋上进,早日成长成才。
进一步推进农网改造升级
“我们单位依靠自身优势,对岑告村的农网改造和电压进行质量管控,优先做好该区域重过载线路、低电压设备及装置不完善等项目规划,为村民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曾劲涛介绍,今年3 月,连平县供电局作为帮扶单位免费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欧阳天德架设了一段长约250 米的线路,并帮其装表接电。
今年下半年,驻村工作队计划为岑告村迁移电网杆塔以拓宽进村主干道,筹备资金加快村道太阳能亮化工程建设,并架设一段长约 200 米的线路以方便百香果园用电。“接下来还会组织技术人员为贫困户检修用电设备、安装节能灯泡,并宣传贯彻‘两保户’每月免费用电15 度政策。”对于岑告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曾劲涛表现得信心十足。驻村工作队还将在继续巩固当前扶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方式、拓宽帮扶渠道,想方设法筹集帮扶资金、落实帮扶举措,重点在争取福利政策、挂靠龙头产业、解决用电问题等方面下功夫,使岑告村能够尽早脱贫。
本报记者 谢思思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