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金光满园春 ——本报记者再访紫金县九和镇金光村
阅读提示:
目前正值农闲时节,但记者踏访紫 金县九和镇金光村时,这里仍是一派繁 忙,在村口两边山坡上推土机来回穿 梭,热闹异常。“这就是建设中的河惠莞 高速出口,开通后,将给金光村的面貌 带来巨大的改变。”一精力充沛的年轻 驻村干部向记者介绍到。他就是被赞 有“焦裕禄精神”的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货运物流处处长、金光村驻村第一书 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郑晓峰。
近日,郑晓峰告诉记者,扶贫工作 队争取了紫金县道157 线九和圩镇至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公路改建工程,借 助河惠莞高速与县道157 在金光村连 接的机会,将县道157 九和圩镇到御临 门温泉度假区约8 公里的道路升级改 造为二级省道,投资达1.2 亿元,打造 一条精准扶贫的“金光大道”,并依此 建设金光“八景”。目前,该线的建设 已被省交通厅列入计划,正在积极筹 措建设资金。
“红光满园”现雏形
从村口再走2 公里,就来到金光 村红光自然村的柚子基地。曾记得, 去年10月,记者第一次到这里时,200 亩山地刚刚整理完毕,有30 亩移栽上 了蜜柚树。如今,山上满是近3 米高 的柚子树,长得郁郁葱葱,成了紫金县 道157线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柚子基地旁边,一湖碧水荡漾, 湖心小岛水鸟横飞,环湖小径绿化带 里,颜色各异的花朵在寒风中摇曳多 姿,争相怒放,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 生命活力。湖畔,旅游接待室正在兴 建,计划本月底可完工开放。红蜜柚 基地旁的“花海景点、生态放养区、QQ 农场、草莓采摘区、民宿示范区、花朝 戏文化区、老人儿童休闲区、帐篷露营 区”也在紧张建设当中。
这就是金光村一景——“红光满 园”。郑晓峰介绍,扶贫工作队积极联 合御园果业,合作建设了200 亩红肉 蜜柚产业扶贫基地,采取“公司+基地+ 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委会+扶贫户”的 “五合一”经营模式,致力打造一个集 扶贫、观光、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 产业发展基地。基地里200 亩蜜柚 树,明年可实现挂果。
金光“八景”建设进行时
在采访时,记者时不时会看到“红 光满园”“七彩中见”“顶沐光明”这些地 名,这么有文化内涵的地名指的是什 么呢?郑晓峰说,红光、中见和光明都 是自然村的村名,都结合了各个村的 自身特色而起的,是为了发展乡村旅 游产业而起的“一村一景”的名字。金 光村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建 成金光“八景”。这“红光满园”也只是 金光“八景”之一,其他七景分别是“七 彩中见、顶沐光明、绿盈红金、温馨下 窝、苗坑忆祖、春浓叶坑、红坪登高”等。
在“七彩中见”施工现场,记者看 到,三辆载重车来来往往,忙着运塘 泥,建设中的工地一派热火朝天。中 见村理事会会长温伟雄指着现场的 “七彩中见”规划图说,里面有依河而 建的亲水堤廊,还有依山而建的公园, 建成以后肯定很漂亮。其实,单靠村 里的财力是无力改造村容村貌的,多 亏了驻村单位的帮扶,感谢他们。
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人人投入一份力,喜看金光村满 园春。谈到金光村的新农村建设,村 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碧瑶坦言,要依 靠驻村单位的帮扶,切实发动群众,发 挥全体党员、村长、村民理事会的作 用,凝成一股绳,比如说“三清三拆三 整治”方面,外立面整治、污水排放、管 道渠道的疏通,都已经在建设提升。 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都 十分满意。
据悉,目前金光村“三清三拆三 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道路、照明、 绿化、生活垃圾与污水的集中处理、 文体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正在全力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 作。据统计,全村累计动用劳力 1792 人次,拆除危旧房48 处。铺设 污水排放管道300 米。架设1000 米 美化侧栏,外立面整治房屋9 栋, 1800 平方米。美化外墙300 平方 米,精准扶贫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 作正稳步推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指挥部领导日前在金光村调研 时,对此称赞有加,认为驻村工作队 统筹各种扶贫相关资源,提出“创业 扶贫”的理念,统筹协调扶贫、落实人 居环境整治和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等 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建设金光“ 八 景”,值得在全市推广和学习。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春霞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