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米”视频咋回事? 业内:别逗了比真大米贵
本报讯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 近日,两个有关“大米造假”的视频 再次在微信中疯传。对此,有媒体 报道称,“塑料大米”是一个传了很 久的谣言,塑料行业人士表示,视 频中所用的设备是塑料造粒机,这 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 10 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 过5 元。塑料颗粒生产成本远高于 生产所谓的“塑料大米”。
记者注意到,第一个视频中, 一名女性消费者录制视频称因为 手感更粘所以其所购买的大米是 塑料做的。第二个视频中,一男子 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 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 最终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 色固体。视频配有文字称,这就是 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不会是塑 料袋做的吧?”视频震惊不少网友, 并引起广泛转发。
对此,有媒体调查发现,去年 10 月,美国一些媒体和社交网络上 流传一段类似的虚假视频,视频还 表示“为缩减成本,中国用塑料生 产大米,而非种植,并将这些塑料 米出口到西方国家”。
随即,美国辟谣网站“谣言粉 碎机”发表文章称,“美国消费者们 首先应该明白,如果买回家的大米 用装东西的塑料袋做的,要吃不出 来是很难的。”这家美国辟谣网站 调查发现,“塑料大米”的谣言最早 可以追溯到2011 年,但一直到现 在,在所有传谣的国家,没有证实 发生过一例消费者分不清真实大 米和塑料大米的情况。
那么,视频中的男子操作的是 什么机器?它生产出的状似米粒 的白色颗粒物又是什么呢?媒体 记者联系到一位业内人士。当他 观看了网传视频后表示,这根本不 是在制造什么塑料大米,而是一个 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他说,工 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 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 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 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 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这位业内人士还表示,这类再 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 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 元。 塑料颗粒生产成本比大米高多了, 怎么会把塑料去替代假大米呢?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