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金融服务进百企”行动成效初显
我市“金融服务进百企”行动成效初显
46家企业已尝“甜头”,获得融资服务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一祎 近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获悉,我市“金融服务进百企”行动进展顺利,成效初显,辖内16家银行机构(不含外资银行)推出了各类特色金融产品,多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使获得融资服务的46家企业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在我市获得融资服务的46家企业中,其资产规模合计131.97亿元,同比增加12.47亿元,增长10.44%。
分批次稳步推进
今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联合市金融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河源银监分局等多部门及部分金融机构代表,就全市组织开展“落实十九大精神金融服务进百企”活动召开了专题会议。据了解,“金融服务进百企”的重点服务企业计划总数不少于100家,采取分批推荐、分批实施的方式进行。按区域分,大市区(含源城区、江东新区和高新区)50家以上,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各10家以上;按企业类型分,中型企业30家以上,小型企业40家以上,微型企业30家以上。
16家银行齐齐助力
此外,我市还充分发挥“两平台”(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融资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有9家银行机构通过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展示了23项信贷产品,其中发放贷款10笔,贷款金额1亿元;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我市有注册企业用户684户,排名全省第二。全市有16家银行机构参与了平台交易,平台成立以来累计交易额123.39亿元,同比增长110.55%。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支持企业发展,落实“金融服务进百企”行动的具体内容,我市16家银行机构推出了各类特色金融产品,为不同的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其中部分金融机构主动上门走访服务企业,了解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财务运作及金融服务需求等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
46家企业已尝“甜头”
今年1月至4月,我市企业获得的贷款金额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我市银行机构提供普通贷款服务的企业共有36家,占提供融资服务企业的78.26%,上述36家企业在4月末贷款余额为6.43亿元,比年初增长226.03%。此外,我市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得到进一步拓宽,今年获得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非贷款融资服务的企业共有10家,累计获得非贷款融资支持3.54亿元。在此基础上,我市企业融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获得融资服务的46家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6.39%;贷款从受理到发放平均只需17天,比同期全部贷款所需时间缩短约13天。
在我市获得融资服务的46家企业中,其资产规模合计131.97亿元,同比增加12.47亿元,增长10.44%。从企业类型来看,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业务增长较快。其中通过“金融服务进百企”服务,我市获得融资服务的小微企业就有31家,占全部服务企业的67.39%。从行业类型来看,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的企业获得了重点支持。得益于“金融服务进百企”平台,在获得融资服务的企业中,属于制造业的有23家,属于批发和零售业的有8家,属于农林牧渔业的有7家,合计共38家,占全部服务企业的82.61%。
上一篇:国债小知识
下一篇:最美的青春奋斗在工行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