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死亡|留守儿童等为溺水高发人群
再过几天,学生们就要迎来暑假了。炎炎夏日,不少学生会喜欢玩水嬉戏。然而,各位家长要注意啦!夏季期间,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一个隐形“杀手”已经来到了孩子们身边,它就是——溺水。
上半年12名未成年人溺亡
炎炎夏日,游泳消暑本是一大乐事,众多学生由于对下河游泳的危险性疏于认识,监护人疏于管理,导致溺水死亡事故进入了高发期。昨日,记者从河源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了解到,2017年我市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溺水报警50多起,其中未成年人溺水死亡20人,成年人溺水死亡33人。今年1-6月,我市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报溺水警情23起,死亡21人,而其中未成年人有12人。记者从江东新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了解到,5月20日至27日短短一周时间内,市区新丰江以及东江河水域共发生3起溺水事故,导致3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未成年人。
据江东新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何城辉介绍,今年上半年12宗溺亡事故中,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成为溺水高发人群,原因在于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监管;而且事故发生地多集中在市郊或农村,尤其是在一些无人看管的水库、河塘等野外水域。
如何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何城辉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学校为防止溺水事故发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加大对危险水域隐患排查,设置警示牌或防护栏;乡镇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采取校讯通、标语、放学前提醒、出专题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但是,仅有学校、公安、综治等部门的安全教育、防治措施还远远不够。
“负有监管职责的家人,应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除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外,还应更多地从丰富孩子暑期生活入手,让孩子在假期有更多健康娱乐的好去处。此外,作为学校或教育部门,除了做好学生防范溺水的安全教育、紧急营救知识宣传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有组织、有计划地请来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游泳技能课程培训。”何城辉说。
发生溺水事故如何救助
学生们不能擅自下水游泳,但如果发现有学生溺水,又该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救助呢?对此,江东新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提醒,如发现有人溺水,要及时拨打110、120、119等急救电话,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救人,切忌不能盲目下水,除非救助者已经穿好救生衣。如果没有任何救援物品,可以将多个空塑料瓶装进一个袋子里,然后抛给溺水者,让溺水者牢牢抓住这个“救命神器”,然后等待救援。在成功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检查其是否有呼吸心跳,如没有呼吸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市区11处游泳危险河段
据何城辉介绍,市区有11处游泳危险河段:珠河桥新丰江河段、东江首府对出东江河段、新丰江水厂水塔河边、河源海事局至东江御龙湾小区对出东江河边、源城区庄田村火车桥下、河紫路八八码头东江边、东江三黄坝附近对出河段、东江胜利大桥市区一侧河段、碧水湾对出新丰江河段、高新区天琴半岛对出东江河段、新丰江庄田桥。
本报记者 苏远龙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