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净水行业首个强制性标准11月1日起实施 净水产水率低于35%的净水器将禁止销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健康饮食、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家用净水器等环保产品成为了消费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净水器的品牌有4千余种,但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行业规范,致使净水行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2017年11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了《反渗透净水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国家标准,这是我国净水行业首个强制性标准,将于下月,也就是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标准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出了严守用水效率控制的红线,规定净水产水率不得低于35%。
设定净水产水率红线
新规规定了家用及类似用途的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和水效等级,以及净水产水率的检测和计算方法,将反渗透净水机水效分为5个等级,设定了净水产水率的红线,即净水产水率最低不能小于35%(5级水效),低于这个限定值的反渗透净水机将被禁止销售。这意味着国家将以强制手段,对反渗透净水机的生产、销售提出节水要求。
净水产水率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多名家中安装有净水机的市民,他们均表示不清楚。河源市浩之然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张文介绍说,净水产水率就是指反渗透净水机产生的纯净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在水效国标发布之前,行业内通常用“废水比”一词来标称水的利用率。据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河源市面上,主要有安吉尔、沁源、天之蓝、美的等品牌的净水器,其净水产水率不尽相同,数值低的机器净水与废水的比例在1:1,数值高的净水器比例为5:1。
张文表示,新国标是继卫生安全性、产品品质后,国家对反渗透净水机提出的又一项要求。这项标准将对净水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倒逼净水机生产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所生产反渗透净水机的节水性能。同时,这也将进一步整顿净水行业,淘汰掉一些不合格品牌产品,优化市场秩序,增强客户对净水行业的信任感。
市民期盼国家标准出台
据悉,目前,我市有近10%的家庭安装了净水器。他们是怎么选择的?
市民曾先生在3年前购买了一台净水器,因为家在农村,用的是自家的井水,不用交水费,他并不关注净水产水率,对于曾先生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是净水器的过滤方式。“是用物理方式还是化学方式过滤的?对杂质、重金属、污染有机物等的过滤净化效果好不好?通常了解这些问题。”
市民郑女士表示,自己更关心净水器出水速度问题,“因为之前我买的净水器出水速度真的太慢了,滤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被杂质堵住了,现在放在家里当摆设。”
而作为数个一线净水器品牌在河源地区的代理商,张文发现,客户最关心的是售后问题,几乎不问净水产水率。“城市用户可能会更关注,因为他们要缴纳水费,但这个关注度也非常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消耗掉的这点水并不算很多,还不值得花费过多的注意力。”
积少成多,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的饮用水消耗总量从2013年的10032亿升增至2017年的10666亿升,年复合增长率为1.5%。其中,经净水器处理的水的消耗量从2013年的1130亿升增长到2017年的3091亿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6%。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家电卖场,发现净水器机身上、说明书上基本没有对净水产水率的描写,销售员也不对此主动作出说明与介绍。在长塘路的一家卖场,两个品牌共计12款净水器中,仅有一款标注了“节水比”。
对新国标的出台实施,市民普遍持支持、期待态度。曾先生表示,普通市民不具备净水行业专业知识,面对五花八门的净水产品,通常难以选择,而销售员的话不可尽信,这种情况下就极需专业权威的指导意见,来让市民放心。他希望,国家出台净水行业新标准后,能真正贯彻落实,并加强对出厂产品的质量监管。
本报记者 杨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