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河源市第三小学以主题教育为引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河源市第三小学(简称市三小)的书法室里,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用手中蘸上墨汁的尖细毛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月”字,随着一张张宣纸被填满,学生们也在书法的魅力下,渐渐地沉浸在笔墨清香之中……这不但是学校在多元化育人课程上的积极探索,也是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校园品牌创建相结合,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体现。
据了解,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三小党总支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坚持把初心使命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切实答好“立德树人”命题。
市三小开展“劳动最光荣”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劳作之美。
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谋划设置多元化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将开展主题教育与品牌创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总支“主心骨”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从中吸收理论力量,转化为破解学校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动力源泉,成功创建了市三小的办学理念品牌,进一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将“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与主题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共收集80多条意见与建议,通过梳理,找出了党员教师带头解难题、攻难关的意识不够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家庭教育水平跟不上教育现代化需求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补短。其中,对于在培养学生策略上没有形成很好的课程体系这一问题上,该校党总支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组织核心作用,从规划育人总体目标出发,精心谋划,探索出“课程育人,以美立身”的多元化育人课程,以德美课程、智美课程、体美课程、艺美课程、劳美课程五类课程进行开展,通过不定期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心育实践活动与红领巾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出“四美课堂学习模式”、开展“两操一竞赛与体育2+1”活动、开辟“开心农场”“开心厨房”等具体举措,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地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该校党总支深挖问题根源,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校党组织注重党建引领业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周六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引领全体党员教师跟着学、照着做,同时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主题教育中激发党员教师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形成党员带头学习研讨,上示范课,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帮扶乡村学校等良好氛围。
此外,该校党总支还充分发挥党员力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的论述,组建了一支党员教师团队,利用周末时间走访学生家庭,征求家长意见建议,充分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深入研究,确定了创新的“三共”(共商共建共育)家庭教育模式。通过开展必修与选修课程、开设亲子与双亲课堂、建立“家庭亲子教育群”微信群等方式,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与理念、国家教育政策或家庭教育共性问题,分享家庭教育案例,推动家长学校建设专业化。自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共有3000多个家庭参与了该校开展的“三共”家庭教育活动,接受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提升了育人水平。
本报记者 邓宇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