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 引导公众自觉进行分类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13日,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召开《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了省市城市建设管理、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5名专家,以及我市各县区、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参加讨论。
与会专家听取了编制单位对《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专家论证稿)》(下面简称《实施方案》)的汇报以及各职能部门意见后,对垃圾分类专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给予肯定,认为《实施方案》依据充分、内容全面、体例结构完善、前期调查扎实、回应了热点问题,并对具体可操作性提出了意见建议。
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陈伟锋建议,河源要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强化源头分类减量措施,优先推进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网络建设,加强低值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尽快建设完善垃圾处理配套设施。
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秘书长伍琳瑛提出,垃圾分类工作是党委政府主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要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力量,协同处理。要根据河源实际,实事求是,逐步推进,讲求实效,做出特色来。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所长王岩松建议,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阶段目标,制定行业实施细则,将工作落到实处。并通过给予补贴等优惠政策,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来。
河源市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罗文锦关注垃圾的源头控制、过程监督、末端治理全流程,着重强调末端治理的重要性。他表示,末端治理搞不好,垃圾分类就没有了意义,要通过前端分类促进末端设施建设,末端设施建设倒逼前端分类。
河源市环境检测站高级工程师巫楚表示,要突出强调公众作为垃圾分类主体的地位,通过环保意识的培养提升来保障垃圾分类的贯彻实效。要在《实施方案》中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通过“部门奖励”“社会点赞”等激励措施引导公众自觉分类。
据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近段时间,城管执法部门在市区建设大道、中山大道等主次干道,具备条件的物业小区、商场等地更换了分类垃圾桶2000余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