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信用修复暨“双公开”工作培训会 营造全民守信浓厚氛围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通讯员 李科 13日,河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修复暨“双公开”工作培训会在迈豪国际酒店召开。全市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职能的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业务人员、各县区发改局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业务人员、各行业黑名单或有行政处罚的企业代表参加了培训。
培训邀请了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院长唐明琴就国家、省相关信用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并介绍信用修复的具体流程,讲解“双公示”信息报送标准。
通过本次培训,不仅使各单位、企业学习到信用修复政策知识,掌握了信用修复流程和基本要求,同时对部分失信企业树立诚信经营意识、了解信用修复机制、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形成成熟的联合奖惩制度体系,严格信用修复各个环节,充分引导企业提高信用意识,在全市范围努力营造“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浓厚社会氛围。
“双公示,就是对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信息要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它是信息共享的重点领域,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公示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河源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归集入库“双公示”信息共计27.2万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6万条。
针对当前存在的报送数据积极性有待提高、报送数据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市发改局提出,下一步,各部门、县区要按照“双公示”全覆盖、无遗漏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双公示”信息报送工作,为构建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信用修复,即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提交信用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