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做好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郭发祥 2月20日,市政府下发通知,提出要做好 2020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当前正值多雨潮湿季节,是动物疫病易发高发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较为繁重。当前面对各地生猪复养补栏,生猪养殖企业向家禽饲养转型等问题,加上春节后人员流动大,畜禽调运频繁,病毒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此,通知提出,今年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是,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时间为 3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9 月 1 日至 10 月 30 日。各地要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总体要求,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 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 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 70%以上。在做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同时,按规定做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犬类狂犬病等其他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其防控重点是,全面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监测任务。统筹做好鸡新城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其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通知要求,要强化基础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水平。按照中央、省、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部署要求,科学制定免疫方案,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病种集中免疫工作,免疫注射要全覆盖,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 100%。要及时开展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对新补栏和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跟进补免,确保建立有效免疫屏障,提高免疫水平,绝不容许出现因免疫不到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情况。强化疫情监测和流调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监测流调任务。要坚持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重点突出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监测,及时进行结果分析和预警,切实掌握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
消毒灭原是有效阻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是防止疫病传播跟蔓延的根本措施。各地要坚持免疫和消毒并举,在辖区内按照统一时间,落实专人在春、秋两季至少各组织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要督促畜禽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点)以及贩运等流通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消毒灭原制度,强化消毒措施,消灭病原,净化养殖环境。强化联防联控工作,筑牢防控堡垒。一是强化各部门间协作和区域联防,加强对入粤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道口检查站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强化重大动物疫情关口防堵,加大对违规调运活畜禽及收售、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配合指导活禽经营市场严格落实“一天一清洗,一周一打扫除,一月一休市,零售市场当日零存栏制度(即 1110 制度)”。要继续强化政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单位统筹协调、协会网络布局优势,共同开展防、堵、查等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强化风险管控,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筑牢疫病防控堡垒。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