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概括、总结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作了十分明确、比较充分的归纳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也是我们应高度重视、深入认识、准确把握的重要理论范畴和重大现实问题。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虽然有论述,但尚未全面、系统地展开,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及时地学习和深入思考,在科学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理论提炼和概括。
用历史的眼光发展地看问题,是科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基本方法
用历史的眼光发展地看问题,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
首先,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历程看,我们不难理解近代以来被我国及世界历史发展反复证明的一个真理:即170多年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方向,民族复兴历史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加快历史进程,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在人民解放的道路上从胜利走向胜利,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有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所信仰和奉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除了这一理论初创时已形成一系列科学的基本原理外,关键是历代共产党人能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具体实践、针对新的问题、结合时代要求,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实现理论创新。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和推进新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和理论创新的产物和伟大思想成果,因而也就成为党的十九大的思想主线和灵魂,成为党的十九大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最大的历史性贡献。
其次,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40年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来看,长期的实践,凝聚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共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决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而保证不犯颠覆性错误,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不能有迷茫或者犯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也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断推进历经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制度、文化和实践创新,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以此肩负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足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创新。由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是科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基本依据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概括,有多种视角、思路和方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本身的相关论述,迄今为止仍然是最基本、最权威的理论依据。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相关论述,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研究和梳理,可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这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际上,这是从理论发展的维度,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奋斗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来不懈奋斗的全部历史,从理论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中最新的伟大成果。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本身是从这一思想创立、形成的角度,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上述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就这一叙事语境的外延来讲,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已经超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范畴,成为我们从理论维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又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还进一步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实际上是从指导实践发展的角度,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们党和国家实践发展中作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所以说,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旗帜和根本指南。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是科学概括这一思想历史地位的重要视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可概括为至少五个方面:一是真挚的为民情怀。譬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政策要托底”“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等要求。这一切,都显而易见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深厚感情。二是鲜明的问题导向。譬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当今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任务,努力破解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实际难题。所有这些展现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三是宽广的国际视野。譬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多次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和主张,正因为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展现的新气象新作为,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成为“为各国政党树立榜样”的政党。这一切展现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宽广国际视野。四是深邃的历史眼光。譬如,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善于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总结历史经验,就人类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问题,讲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最大理论命题,讲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近代以来170多年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内在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彰显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深邃历史眼光。五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譬如,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引经据典讲明道理,用文化来讲故事、讲理论,强调“四个自信”,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等等。这些都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无疑成为我们研究问题的又一个重要的、有益的视角。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概括为“三个新境界”:一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二是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三是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理论及实践命题,有待于我们理论工作者不断地深化研究。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是为了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深入地贯彻落实。
(作者:薛红焰,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会理事)
据《前线》杂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