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提出扎实推进产业兴县行动,推动一产接二连三 奋力走出和平县的绿色发展道路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颖丹 近日,中国共产党和平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报告指出,2022年,和平县要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又稳又好发展,围绕市委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工作重点,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打造“产城融合”“城园互动”和平样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和平的绿色发展道路。
和平县将深挖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图为该县古寨镇九连小延安。
加快建设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和平县提出,将依托生态优势和现有农业基础条件,充分发挥灯塔盆地(和平片区)、猕猴桃和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作用,坚持错位发展、靶向定位,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效益化和专业化发展;持续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加快健全基层农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力打造优质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形成以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支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五年内园区产值翻番
和平县将全面梳理各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积极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在吃透产业链情的基础上,明确产业链发展方向,量化产业链发展目标,明晰产业链发展路径,精准详细完成产业链图谱编制,为全县产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制定园区产值倍增计划,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北扩工程,严格落实项目入园审核制度,建立园区企业倍增培育库,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五年内园区产值翻番。全面谋划战略性产业集群,找准补齐产业链断点和短板,加快推动与“双区”建立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实施产业精准引育助推产业补链、延链,持续强化产业的生态圈建设。
积极培育“六大服务业”
和平县将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用好阳明文化和“温泉之都”资源,打造和平闪亮名片,深挖整合该县“红”“古”“绿”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康养、生态与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双区”绿色康养重要目的地。着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推动骨干商圈及商业街向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购物中心改造升级,打造县城商圈,培育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周末经济,促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变。着力发展仓储物流业,用好赣深高铁、京九铁路、粤赣高速等交通优势,高水平谋划物流业发展,加快建设大型仓储设备,打造粤赣现代物流重要集散地。着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建立健全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培育农机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和平特色的农机服务业,促进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大面积应用,为和平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配送、直营直销、直播带货等经营方式,形成面向“双区”的在线销售网络。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高效融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