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贷款诈骗新套路
有时,一些人会面临车贷、房贷、信用卡还款压力,急需缓解资金紧缺的困境,这时骗子便会趁虚而入,实施贷款诈骗。为此,东源农商行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防范贷款类电信网络诈骗最佳攻略,请查收!
电诈案例研究
案例一:2020年3月2日,受害人接到某借贷金融平台的电话称可以提供贷款,于是加工作人员QQ,扫描其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该平台APP,并注册登录,平台显示贷款额度为30000元。对方告知要先支付约束金才能提现,受害人于是转账3000元,后对方称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要缴纳9000元作为委托费帮修改信息,受害人再次转账。对方又称其信用不足,要提前还款9期共计9126元。受害人再次转账并询问何时放款,对方称很多人在排队,如想提前放款需交12500元会员费,受害人再次转账,但平台迟迟不放贷,后发现被骗。(案例来源:徐州市公安局)
案例二:3月23日,吴先生收到提供贷款的短信,于是点击了短信里的链接,下载了某高仿平台APP,并与客服联系,准备贷款30000元。在填写了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后,对方要求吴先生签署贷款合同,并要缴纳1500元的工本费,吴先生于是向对方的银行卡转账1500元。转账之后,对方称吴先生填写的银行卡有误,贷款被银行冻结了,需缴纳6000元的解冻费,吴先生于是再次转账。后对方又说转账没有备注姓名,无法证明是吴先生转账,要求再转一笔6000元,备注好自己的姓名后才可以解冻然后返还43500元。吴先生觉得不对劲,于是立即报案。(案例来源:温州市公安局)
案例三:陈先生最近急需用钱,网上一条“无需抵押、最低利息、快速放款”的贷款广告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他在广告里填写了贷款申请,随后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按对方提示下载“XXX”APP并与客服联系申请贷款,对方以缴纳保证金为由要求汇款,事主分多次共将36000元转账到对方银行账号。转账后仍不能发放贷款,陈先生发觉被骗,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例来源:南方法治报)
常见作案手法
对这一起起案件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骗子一般通过开设虚假网站、电话、手机短信、在小卡片或网络上登载广告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广泛猎取侵害对象。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贷款类诈骗最常见的伎俩。骗子先骗取受害人信任,称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再编织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缴纳材料费、保证金等费用,当受害人一旦转账成功,即刻被拉黑。
防诈攻略
电诈套路千万条,东源农商行为大家整理的防诈攻略要记牢!
1.不要轻信无息、低息贷款等诈骗陷阱,不要通过网络、地下等非法途径贷款。
2.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下载陌生贷款APP,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3.所有正规贷款机构绝不会未放贷先收钱,确需贷款的,一定要到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
4.如发现自己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应及时报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