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我市试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东源建立防止返贫“资金池”

“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我们村建了‘资金池’,村民只要返贫,就可获得救助,不但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受益,其他村民也一样受益。”近日,东源县柳城镇黄洞村一村民告诉记者。

省定贫困村黄洞村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口帮扶。黄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友良介绍说,黄洞村的“资金池”帮扶的对象并不局限于贫困户,预防返贫措施是覆盖全村1500多名村民的。一旦有村民出现因灾因病返贫致贫或者农业失收等情况,“资金池”都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资金池”让蓝口镇老埔场村贫困户张仙堂不再担心返贫了。

建立三级“资金池”

作为全市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试点,最近,东源县出台了《东源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下称“东源实施方案”),这其中一大亮点是建立防止返贫“资金池”。“资金池”资金来源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障,自2021-2025年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15%的资金注入资金池(初始资金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镇、村(50个省定贫困村)级可结合本地实际,通过自筹、社会捐赠、产业项目收益、帮扶单位筹措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注入“资金池”。

以黄洞村为例,该村“资金池”最大的一笔来自于扶贫慈善信托。帮扶单位在2017年、2019年先后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设立扶贫慈善信托,以慈善信托投资获取的收益用于黄洞村的脱贫攻坚项目、优抚救助和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等方面捐助。目前,慈善信托每年可以为黄洞村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益,同时根据协议,紧急时还能立即拿回50万元本金用于帮扶。张友良说,黄洞村目前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55万元,也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放进“资金池”,可确保“资金池”的总量不低于100万元。

精准监测不丢一户

要预防返贫,精准监测至关重要。东源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对“两易”对象(脱贫易返贫和边缘易致贫)的监测,明确了“两易”监测的范围,即脱贫易返贫对象主要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万元、产业、就业稳定性等情况;边缘易致贫对象主要监测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农村家庭情况。

早在两年前,东源蓝口镇就成立了扶贫资金促进会,即预防村民返贫的“资金池”。东源县蓝口镇副镇长吕建标介绍说,监测返贫人员,蓝口镇已有了成熟的做法,通过各村的网格员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两易”人员,就及时报告上来,由镇及时进行精准帮扶。运作以来,该促进会已对镇里贫困人口帮扶了10多万元。吕建标表示,接下来,蓝口镇也会指导村一级壮大集体经济,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资金池”,遇到因病因学,确实有困难的,就可以在村一级进行及时救助。确实比较困难的,可以由村里报上来,扶贫资金促进会再给一定的补助。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最关键的是要有预防返贫的举措,如果没有资金,什么事都干不成。”东源县扶贫工作局局长邱易生如是说,有了县、镇、村三级“资金池”,对于有返贫风险的农户,就能提前介入去帮他们。防返贫不只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是对全县所有农户,因灾因祸因病或者其他原因出现返贫风险的,通过帮扶,就可以让他们不会致贫或返贫了。

而对于“资金池”的使用,东源实施方案提出,要规范用于全县产业发展和有返贫、致贫风险重点困难群体的产业、医疗、住房、教育、就业、临时救助等项目。记者日前从市扶贫工作局了解到,我市先行先试,率先在全省制订了《河源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在东源县试点稳步推进,尤其是在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建立“资金池”防止返贫等方面,待行之有效后将在全市全面推广。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彭志通 袁定央






上一篇:帮扶“橙”果带动村民致富奔康 龙川县贝岭镇石马村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