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云”上文化活动温暖幸福心城
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精心策划,市、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河源2021年“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富有地方特色、春节喜色、时代暖色,形式多样,“爆款”频出,吸引了广大网民线上互动,共同传播传统文化,积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网络舆论氛围。
截至目前,市新闻媒体单位共设置了“新春走基层”等15个专题专栏,推出“倡导文明过年”和“拜年海报”两个发动网民参与互动的H5,推出河源本土文化图文约280个、微视频42条、动漫1个、微信小程序6个等网络传播产品,集中开展网上传播展示、在线互动交流等活动,点击量超过300万次。其中,7位农民朋友自发拍摄赞美乡村振兴的拜年视频深受群众欢迎,点击量超200万次。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暖心的“云”上活动。
7位农民拜年视频火了
“乡村振兴好,村容村貌变靓了……乡村振兴好,全靠习主席!全靠党领导!”牛年春节前,一个有关乡村振兴的短视频,在河源人的朋友圈里火了起来。众人看了纷纷评论点赞,朋友圈瞬间被刷屏,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报道。
这是来自各县区的7位农民朋友,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自己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适逢新春佳节,喜从中来,为了把心中的那份喜悦分享给更多人,自发拍摄了一段短视频,并向全市人民拜年。
“爆款”大片《飞越河源》打动人心
春节期间,由市委宣传部策划指导,河源广播电视台创作摄制的大型航拍纪录片《飞越河源》火了。该片以震撼的画面、精美的演绎,呈现了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河源,成为展现河源形象、彰显时代精神的“爆款”产品。
文质兼美的好片打动人心,《飞越河源》收获众多好评和点赞,燃爆广大市民朋友圈,慰藉外出乡贤游子的乡愁。
“倡导文明过年”和“拜年海报”H5生动形象
欢歌笑语除旧岁,文明新风暖万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和河源新闻媒体单位运用H5技术,推出个性化的“倡导文明过年”产品,倡导全市人民携起手来,做文明人、干文明事、过文明节,为建设文明河源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拜年海报”形式多样,结合网络新玩法,接地气,向全市人民拜年,送出新春祝福。
独具紫金味的“春节文化大餐”
春节期间,紫金县结合疫情防控措施,为市民朋友准备了“春节文化大餐”,邀请市民“云”上共享文化盛宴。
据悉,文化大餐包括融媒产品《蓝塘牛肚》《紫金八刀汤》《紫金竹壳茶》《紫金牛肉丸》《紫金天光牛肉》《舞龙舞狮》《紫金木偶戏》《紫金木雕》等。
市民还通过网上展播形式欣赏了丰富多彩的花朝戏节目,感受花朝戏的魅力,度过了一个独具“紫金味”的佳节。
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云”上献礼
为丰富广大市民群众在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精选该团创作、排演的文艺优秀节目,并利用网络线上展播,为群众送上了一道道免费的“文化大餐”。
市民群众在网上欣赏到了《红红火火客家年》《龙川多声气》《九月稔子甜过酒》《三层咬花》《打瘟神降疫魔》《第一书记的妙招》《草帽》《客家谚语播文明》《月亮之上》《马灯舞》等优秀文艺作品,大家直观感受龙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忠信花灯吊灯习俗上灯仪式“云”上直播
正月十三,“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广东视频直播家乡年”河源忠信花灯上灯仪式视频直播活动在全国文明村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举行。该村吴氏上门祠堂里的7名灯主为自家新丁上灯,祈求和祝福新丁健康、幸福。这一过程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收看。
上灯环节内容丰富,包括祭祖、升灯、上族谱、家训诵读、灯酒宴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忠信民众对血脉绵延的重视,对家族繁衍壮大和人丁兴旺的祈愿。
举办系列“云”端元宵活动
元宵佳节,我市举办了“深河E家闹元宵”直播活动,邀请带货人现场指导如何制作汤圆,与广大市民一起欢欢喜喜“云”上过元宵。
龙川县制作祝福元宵快乐H5,结合网络传播,让祝福更深入人心。
连平县文化馆举办“云”端“竞猜灯谜·喜闹元宵”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着力营造元宵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你有被这些“云”上活动温暖到吗?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陈仕平
多部门携手开展庆元宵活动
为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元宵节当天,市红十字会、源城区红十字会、共青团源城区委员会、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公益宣传服务队联合市益剪志愿服务队、红星口腔门诊部、河源光明眼科医院党支部在源城区街心花园志愿服务驿站开展“庆元宵、送健康”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当晚,我市还举行了“欢乐闹元宵喜庆幸福年”——2021年河源市文联文艺惠民活动。
本报记者 严冬远 张涛 通讯员 罗超 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